80后妈妈的“另类”性教育

2010/12/29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长辈过度强调性别差异

  4岁女孩大骂男同学“流氓”

  模仿异性如厕习惯、强调性别差异造成对接触过度敏感……位于浦东的太阳花幼儿园老师王毓萍老师表示,在带教过程中因为性别的问题也常常碰到一些小“尴尬”。

  “小孩子的好奇心模仿力很强,有时候幼儿园两个比较要好的男女生一起去上厕所,会互相观看上厕所的姿势,时间长了会互相模仿,我就碰到过一个女宝宝要站着上厕所,后来把裤子都弄脏了。”王老师说,当时只能先给小朋友换上干净裤子,之后上厕所有意让她与女孩子一起去,告诉她女孩子和男孩子是不一样的,慢慢培养她的性别意识。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也会互相抱在一起。“其实小孩子的这种亲亲抱抱都是很纯洁的,有时候可能家长会灌输给孩子一种观念,就是我的某些地方不能给别人碰的,造成一些尴尬的场面发生。”王老师举了个例子,她曾经带的班上有一个4岁的女孩,和一个男生玩耍的时候男生不小心碰到了她的屁股,她立刻大哭骂对方是流氓,让大家都很吃惊。后来从她妈妈那得知,原来小女孩从小是外婆带的,外婆常常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看见或是男孩碰她的屁股,碰屁股的人就是“流氓”,是“坏人”。“这让我们哭笑不得,注意自我保护是好的,但是在那么小的时候,性别意识和交流都还处于懵懂、纯真的时期,如果保护过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王老师说。

  小学低年级开展性教育课

  黑板上挂了两幅图,分别是男孩和女孩的身体轮廓图。同学们上去贴粘板,可以触摸的部位贴绿的,不可以触摸的贴红的。这是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一堂性教育课,叫作“生命红绿灯”。尽管有争议,但是上理工附小的这一性教育课已经坚持了6年。校长丁利民表示,性教育是上理工附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小学性教育使儿童了解关于性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建立健全的异性观。按照不同年级,设定了“性别意识”、“性别认同”、“防止性侵犯”三方面的课程,分别在心理健康教学和拓展型课程教学中开展,两周上一次。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baby/a/20101229/33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