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真的能提高胎儿智力吗?

2014/12/2 来源:医网论坛a-A+

    潜能,是天生的还是开发的?
 
    经常有学者或机构在强调对0-3岁的宝宝进行“潜能开发”。到底“开发”对还是不对,见仁见智。在当前的学前教育领域中,一部分学者会认为:人的潜能是天生存在的。我个人也支持此结论,那些天生存在的潜能只要有合适的时机被触发,就会发展成超于常人的表现;而那些真正在后天被强行学习而“开发”出来的能力应该说是“技能”则更贴切一些。
 
    拿新生宝宝的潜能来讲两个例子。
 
    在英国BBC出品的《人体漫游》的纪录片里,科学家们发现新生宝宝的听阈要比成年人大很多,可以识别出成人听不出的百余种声音变化,但如果父母并不知道宝宝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在这样的一个敏感期帮助宝宝进行适当和及时的刺激与培养,那么他的这些能力就会慢慢的消失,这是完全符合我们人脑“用进退废”的原则:越用越强大越不用越没用。另外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新生宝宝其实天生就是潜水家,可是,如果我们不在出生后持续来让他在这个环境中锻炼这个能力,很快他就会完全丧失这个能力,自然而然变成“旱鸭子”。

    所以,潜能与技能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事情。那么潜能从哪里来?
 
    潜能,在那些天才孩子身上的表现就是:他们天生就对一种事情有着巨大的热情与兴趣,甚至没有在老师引导下就发展成为超于常人的能力。那么这些天生的热情与兴趣是从何而来?当然与家族基因有相关,还存在的重要相关则来自于胎宝宝在妈妈子宫中对胎教信息的熟悉与感受。无论是似曾相识还是耳濡目染,都会本能的喜欢、亲近继而愿意探索。所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
 
    真正的科学胎教一方面要基于胚胎健康发育的进程和要求作为核心轴线来参考,在胎宝宝不同的智能发育阶段给宝宝需要的信息刺激来促进感官、大脑和心理发育;另一方面,科学胎教实质也是准父母在孕期一次自我升华的重要过程。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baby/a/20141202/100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