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时代养孩子,必须得学会做减法

2015/10/20 来源:搜狐母婴a-A+
 
  不幸的是,儿子没有一点意思废除他的父母考核表。最近一天下班,他打电话时我正在开车,不方便接。回到家给他解释了一下,小家伙说:“快找支笔将减10分的减号改成加号吧!要不时间长了你自己都忘了,就被白白扣10分了。”发现我似乎没那么着急,他就自己跑去帮我改过来了。我经常进门拖鞋还没换好,小家伙就已经拿本书扔到沙发上,威胁道:“回家要讲一页书的,要不我去扣分喽。”
 
  孩子这样,是我之前苛刻教育的后遗症。我不着急。我愿意和孩子一起慢慢进步。哎,有一只小眼睛紧紧盯着我,不进步不行啊!
 
  我的第三个举措是重新认知考试成绩。
 
  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临睡前我诚挚地向儿子道歉:“妈妈以前的做法是不对的,考试中只要你认真答题了,无论多少分,妈妈以后都不会再指责你。如果答错了也没关系,正好我们也可以知道自己哪里不懂,多去学习一下就好了。”小家伙利用枕头和俯卧的姿势,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红眼圈。在后来的试卷中,我遵守诺言,不去关注成绩,只关注错误和修改,并在星星榜上表扬了他答卷的认真态度。刚开始他回家还热切地告诉我考了多少分,后来自己也不在意了,只是告诉我试卷已经改正好了。
 
  第四个举措是承认孩子的差异性,不作比较。
 
  好心的老师、朋友、邻居、保姆都向我反映了儿子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前我总会很着急,希望他快快改正和完善,弄得孩子和自己都很紧张。现在我将这些问题都认真记下来,能改进的尽量想办法,在生活中多提醒他,慢慢改。对孩子来说难度着实大,但又不牵涉原则性的,就顺其自然。比如羽毛球教练说儿子的动作协调性不好,我说这是遗传问题,我和他爸都动作不灵活。我们会尽量带他去多运动,但不能指望他很快就变得身段矫捷。
 
  在六七岁这个年纪,孩子的心智发育差异性很大,有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历练,俨然有了小大人的风范,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开始学会理解照顾他人的情绪,开始理解父母,心疼父母,在团队集体中经常起着小领导作用。而有的明显心智发育晚,还像幼儿园时期一样悠然玩乐,没心没肺,什么伤心的事转眼就忘记了,也没有太多明显的竞争意识。
 
  承认孩子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并且知道将后者和前者比较是徒劳和没意义的,做父母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我学习和实践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目前执行的“新政”内容也就这么几项。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baby/a/20151020/1191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