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免疫性不孕的治疗

2012/3/1 来源:医网论坛a-A+

  4. 体外受精:将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培养受精,于受精后3—5天植入宫腔,因此,精子在受精前无需与含有精子抗体的女方生殖道局部接触。受精后,由于孕卵透明带的保护作用,使精子抗体不能攻击孕卵,此后孕卵着床。

  中医:根据脉症,按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治疗

  近年来,中医学在治疗免疫性不育方面,经过临床探索和总结,积累了许多经验,显示了一定优势。中医学治疗免疫性不育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滋阴补肾法、清热解毒法、活血祛瘀法、利湿化浊法、健脾祛痰法等多种。这些治疗方法以内服药为主,简便易行,没有激素长期使用引起的副作用,安全有效,缩短疗程。

  1.肾阴虚型:月经先期,量少,色红无血块,或月经尚正常,但腰腿酸软,头昏眼花,失眠,性情急噪,口干,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常用方:当归10g,熟地10g,赤芍15g,菟丝子20g,女贞子20g,甘草10g,丹参15g,杞子15g,云苓15g,覆盆子15g,淮山15g。

  2.肾阳虚型: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发,闭经,面色晦黯,腰酸腿软,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疗常用方:党参15g,川芎10g,仙灵脾15g,覆盆子15g,甘草10g,菟丝子20g,杞子10g,白术15g,当归10g,赤芍15g,丹参15g,女贞子15g。

  3.湿热型:口干,口苦或口酸,月经鲜红,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粘腻,纳食较差,倦怠乏力,喜睡眠,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或厚,脉濡略数。

  治疗常用方:黄芩15g,黄连5g,茵陈30g,丹参15g,赤芍15g,黄柏10g,党参10g,杞子10g,淮山15g,丹皮10g,猪苓15g。

  以上各型患者均每日服中药1剂,2个月为1个疗程。

  如果阅读完全文后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到39健康问答(ask.39.net)进行提问,专家将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www/byby/20120301/53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