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对于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不论是急性鼻窦炎还是慢性鼻窦炎,都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很多药店里都有各种宣称治疗鼻窦炎的药物,很多患者都自己购买药物自行治疗,但是由于不了解鼻窦炎的发病特点,常常误诊误治,导致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慢性鼻窦炎反复急性发作。这主要是对鼻窦炎的发病特点、正确和规范诊治以及积极预防等缺乏了解。
可引起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急性炎症,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感冒(不包括流行性感冒),可导致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也会伴有头痛和面颊部胀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由于鼻窦内分泌物的流出受阻和理化环境的改变不能得到及时缓解,会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流脓鼻涕、鼻塞和头面部疼痛加重,严重时会导致发热。这时就发展到了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由于鼻腔黏膜后端紧邻连通中耳和鼻咽部的咽鼓管,因此咽鼓管的炎症和肿胀导致中耳免疫力的下降,也会继发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和听力下降症状。
病程超过12周就为慢性鼻炎
目前,把持续时间在12周内的鼻窦炎定义为急性鼻窦炎;如果病程超过了12周,称为慢性鼻窦炎。实际上慢性鼻窦炎的病因还不确定,细菌、真菌以及细菌形成的生物膜和超抗原都有可能是病因。习惯上又把慢性鼻窦炎分为不伴有鼻息肉和伴有鼻息肉两种类型。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鼻涕、嗅觉减退,有时会伴有头面部疼痛。由于症状持续时间长,会引起睡眠欠佳和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
由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鼻痒、打喷嚏、鼻塞和以清涕为主的鼻分泌物,往往伴有眼部发痒和充血等,有部分患者还伴有咳嗽和胸闷等表现。过敏性鼻炎可以导致鼻窦口阻塞,鼻窦内黏膜也可出现炎症反应,这已经被鼻窦CT检查证实。
感冒超过10天可能是鼻炎
临床症状在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患者突然出现鼻塞、流清鼻涕和打喷嚏时,常常会认为自己患了感冒,这时要注意鉴别是否为过敏性鼻炎。但是对于缺乏专业医学常识的患者来说,仅从症状上判断很容易将二者混淆。感冒症状一般持续7~10天,如果超过了10天还有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清鼻涕和打喷嚏,就要看看这些症状是不是经常在早晨出现,或是接触灰尘或花开的季节发生。有些患者只是在接触冷空气后会出现以上症状,此时要考虑非过敏性鼻炎,如血管运动性鼻炎等。如果黏脓性鼻分泌物和鼻塞症状超过了3个月,就要考虑慢性鼻窦炎的可能了。
但是,单凭症状不能明确区分以上鼻炎,最好能够找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接受必要的检查,否则极易延误病情。一般而言,病毒感染常会引起鼻黏膜急性充血和肿胀,咽部黏膜也会有充血。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在中鼻道会见到脓性分泌物,过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常常会见到鼻黏膜苍白水肿,有时也会呈暗红色。为了鉴别鼻炎是过敏性还是非过敏性,医生常常会给患者做一些诸如皮肤过敏原试验或者鼻分泌物细胞学检查,这样可以获得客观的证据。对于慢性鼻窦炎,在考虑手术前还需要接受鼻窦CT扫描。我们设计了一个流程图,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以上的鉴别诊断过程。(见上图)
用药3个月无效可考虑手术
鼻炎、鼻窦炎的治疗一定要因病施治,对症下药,切不可滥用药物和错误用药;药物使用方案一定要遵循专科医生的医嘱。
普通感冒可以采用鼻腔冲洗、鼻黏膜血管收缩剂(短期使用,不超过1周)、解热镇痛药和中药治疗,注意必要的休息。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主要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抗生素(一周左右)杀灭病原菌;鼻用糖皮质激素也有明确的疗效,可以减轻鼻黏膜肿胀和炎症反应,促进鼻窦分泌物引流,一般建议使用到症状完全缓解后再用一周。
慢性鼻窦炎可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红霉素和罗红霉素),一般要使用3个月,3个月后无效者再考虑鼻内镜手术开放鼻窦。在手术前后可以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术后还要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的药物。而对于规范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仍不能改善症状的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遗传学和免疫学检查,看是否有遗传性疾病或免疫缺陷。如果是过敏性鼻炎,还需要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使用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抗白三烯药物、抗胆碱药物、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对于合适的患者还可以接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感冒后及时治疗,可以预防发展为细菌性鼻窦炎;对于过敏性鼻炎,在明确过敏原后,避免和减少接触过敏原,如尘螨、霉菌、动物毛(宠物)和花粉等,可以减轻症状;及时对症治疗能够防止病情加重;免疫治疗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原有过敏原基础上对其他过敏原的敏感性和发展为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