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眼病

红眼症状 认错病傻了眼

医网摘要:提起红眼病,老百姓往往联想到这样一个“超级传染者”形象:病人眼睛红得像兔眼,眼屎多得黏睫毛,早晨起床睁不开眼,在室内还戴着太阳镜,小心翼翼,唯恐被别人看见。其实,这种红眼病多指急性结膜炎。在眼科领域,有一种比急性结膜炎更加可怕的红眼病——葡萄膜炎,这种疾病一旦被漏诊、误诊,病人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提起红眼病,老百姓往往联想到这样一个“超级传染者”形象:病人眼睛红得像兔眼,眼屎多得黏睫毛,早晨起床睁不开眼,在室内还戴着太阳镜,小心翼翼,唯恐被别人看见。其实,这种红眼病多指急性结膜炎。在眼科领域,有一种比急性结膜炎更加可怕的红眼病——葡萄膜炎,这种疾病一旦被漏诊、误诊,病人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家住韶关的小张。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一天早上起床后发现双眼发红,但不影响视力,认为可能是急性结膜炎,没啥大问题,于是到药房买了氯霉素眼药水和金霉素眼膏,自己在家里用。两星期过去了,双眼发红不仅没有好转,视力反而一天比一天差,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小张有些担心了,家里人劝他去专科医院检查一下,看看究竟是啥病。到医院后,医生仔细一查,发现小张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3(发病前视力1.2),双眼充血,眼内有严重的炎症表现,晶状体及玻璃体混浊。医生告诉小张,这不是普通的红眼病,而是葡萄膜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已并发白内障。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后,小张眼内的炎症终于得到了控制,双眼视力恢复到0.7。

  37岁的病人小陈,因双眼发红、视力下降,到乡卫生所看病,被诊断为结膜炎,用了一段时间的红霉素和氯霉素。不料,小陈发现眼睛越来越红,视力越来越差,下地干农活连庄稼都看不清楚了,并且眼睛疼痛日益加重,甚至头痛难忍,恶心、呕吐。家里人扶着他来眼科医院看病时,视力仅为0.05,眼球充血明显,坚硬如石头,角膜水肿,眼内炎症严重,晶状体明显混浊。医生告诉小陈,他患的是葡萄膜炎,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延误了病情,不仅并发白内障,而且继发青光眼。经过积极的降眼压,全身、眼部抗炎等治疗,炎症逐渐得到控制,还做了白内障手术。遗憾的是,小陈最终因严重的并发症,视力仅仅恢复到0.1,地里的农活也没法干了,不仅自己的生活质量深受影响,也给家庭增加了极大的负担。睁大眼睛,认清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越早诊治越好,拖延时间越长,病情越重,尤其是一旦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还会导致失明,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失明是不可逆转的。葡萄膜由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个部分组成,顾名思义,葡萄膜炎是指葡萄膜发炎。在发展中国家,10%左右的失明病人由此病所引起。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患葡萄膜炎.但以中青年、壮年居多。引起葡萄膜炎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有感染性,如细菌、病毒、真菌等;还有非感染性,如外伤、免疫反应等。葡萄膜炎以眼红、眼痛、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有的仅有眼前黑影,常见的并发症是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萎缩等。

  治葡萄膜炎的几点经验

  葡萄膜炎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失明。早期发现、治疗得当,对疾病的预后相当重要。许多葡萄膜炎病人反复发作,甚至持续多年。病人如发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症状,一定要找眼科医生就诊,切记不可掉以轻心,不要擅自使用眼药水,以免延误病情。

  葡萄膜炎病人要结合病情变化,正规用药,切忌用药断断续续,以免加重病情。病人还要定期回医院复查,预防复发,尤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及熬夜。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少吃或不吃辛辣食品、海鲜及榴莲等。此外,葡萄膜炎与许多全身病症如白癜风、睫毛变白脱落、耳呜、脑膜炎、牛皮癣、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阴部溃疡、梅毒、艾滋病、强直性脊椎炎等有密切的关系,有这些疾病的病人,容易患葡萄膜炎,要及时治疗。

  急性结膜炎是结膜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多有接触污染物体的病史,如游泳、用手揉眼睛、与结膜炎病人密切接触等,呈急性发病,有异物感、烧灼感,分泌物多,视力一般不受影响。检查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而葡萄膜炎主要由自身免疫、感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睫状肌充血及前房炎症反应等。

  由于两种眼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原则亦不同。急性结膜炎须用抗生素滴眼液抗炎;葡萄膜炎则须立即用睫状肌麻痹剂扩瞳,防止虹膜后粘连,并减轻充血、水肿及疼痛,促进炎症恢复;同时迅速抗炎,防止眼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出现。


责任编辑:大巫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yb/20110928/399992.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