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多种毒虫活跃,如被叮咬要及时就医

2015/4/9 来源:中新网a-A+

“蜱虫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以及莱姆病,莱姆病会损害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等。”疾控专家提醒,被叮咬的人发病前会有1至2周的潜伏期,有的甚至长达一个月以上,之后可能会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因血小板数值下降,全身出血而亡。春夏这段时间正是蜱虫出没的时段,虽然它们主要隐身于农村及偏远城区,但中心城区的公园、大面积的露天草丛里也偶尔会藏有它们身影。

>>防范

那么如何才能不被蜱虫叮咬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熊心猜提醒 :去草地避免长时间坐卧,被蜱虫叮咬,千万别强行拔除,及时就医。雨后,更别随便进草地,在进入山林、草地时应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离开时应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回家后要立刻洗澡,冲掉有可能沾在身体上的蜱虫。踏青尽量别在草地久坐,春季到来,外出踏青游玩时要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处长时间坐卧。

 提醒

  春游踏青时谨防这俩货

  1、马蜂

春节是马蜂的活跃期,所以春游踏青时一定要警惕。首先不要招惹它们,以免被“群攻”。如被马蜂“围攻”,千万不要慌张,应立即蹲下,用衣物包住头部。一旦被蜇伤,要设法将毒刺拔出,吸出毒汁,然后用肥皂水。条件许可时,可用5%苏打水或3%淡氨水洗敷伤口,并服用止痛药。如果在郊外没有这些东西,也可用大肖叶、药荷叶、两面针、马齿苋等捣烂外敷。若蜇伤严重,要立即到医院治疗。

 2、隐翅虫

隐翅虫,又称“影子虫”,因翅膀不易被发现而得名。在自然界中,已知的隐翅虫约有250多种,其中,毒隐翅虫因体内有毒液而对人类有一定威胁。它类似飞蚂蚁,且有趋光性,白天一般常见于杂草中,夜间出来活动,夏季和秋季最为常见。

隐翅虫体表没有毒腺,但在被拍死后,体内毒液会流出,这种毒素与皮肤接触后,会导致皮炎。如毒液进入人体,会被皮肤产品过敏反应,所以如果发现皮肤上有隐翅虫,切勿别直接拍死。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lady/a/20150409/107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