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从表象上看,此案与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剖析案情的心理界人士指出:其实心理抑郁是造成刘瑞行凶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在刘瑞的子女那里得到了证实。据刘的子女回忆,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萎缩等多种疾病,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性格也变得急躁,近一年来脾气更是变得古怪异常,常常在深更半夜打电话给子女,说自己要不行了。有一次都夜间11点了还向儿子闹着要一台新洗衣机,儿子只好连夜将自己家洗衣机送来。现在看来,如果刘瑞晚年的畸形生活状态能够早日得到改变;如果刘瑞的心理压抑能够早一天有人给他疏导;如果刘瑞的子女能够早日发现父亲的异常,如果……当然,这些“如果”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悲剧已经不可挽回地发生了。
总的说来,老年期抑郁成因复杂。除了老人本身素质易感性外,还有许多与年龄有关的生物社会心理因素,这些易感因素有:躯体疾病、经济收入减少、社会交往减少,配偶及其它亲人死亡,遭受子女冷遇等。但同这些因素相比,老人长期独处是造成心理抑郁的主要原因。
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辛苦操劳一生,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子女拉扯大,看着子女一个个成才工作、结婚生子、成立自己的新家,他们有说不出的高兴。然而当长大的“鸟儿”一旦一个个飞走之时,他们虽然为了这些“鸟儿”的事业、前途和幸福不便挽留,但是他们心中总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惆怅:就这样走了,自己含心茹苦喂大的“鸟儿”再也不属于自己了。
子女们,请多给老人点关爱
2000年春节期间,一首《常回家看看》之所以短期内红遍大江南北,唱得人热泪横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首歌唱出了做父母的心声,唱出了老年人寂寞孤独,渴望与子女相见的心情。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一美德如今在少数人那里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对于老人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吃饭穿衣、不是金钱,而是亲情。换句话说,老人家再苦再累他们都能过,但没有亲情他们却生活不下去。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许多家庭不得不暂时分离,带给老人的当然除了孤独还是孤独。这种情况在农村尤其普遍。据了解,在苏北沭阳、宿豫县等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村中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和有一定知识的青年80%以上都到苏南或其它地方打工去了。他们惟一能带给家中父母双亲的就是每月寄点钱回来。一般情况下,他们大多要一年才能回来一次,而这期间老人的衣食住行或生病住院都只能靠其它家庭成员或亲友帮忙。在笔者家乡,有些农村甚至成了“空心村”——留下来的全是老人、孩子和妇女。这也正是在前来求诊心理健康的老年人中,70%为农村老年人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再婚”也是近年来老年人一种理智选择,但总遭到年轻人反对。老人家为何非要拉下面子选择再婚?无非是为了找一个伴儿,找一个在自己寂寞的时候能够听自己说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