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诊所看病四部曲
●导诊要求热情、和善、有亲和力,还会经常打出免费体检或者免费B超等优惠项目,有时甚至印刷一些精美的优惠宣传品在附近工业区发放,目的就是吸引患者来到诊所。→●就医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积极推荐各种所谓的检查项目,有时甚至没有相关设备,也可以出具相应检验报告,目的就是让患者相信自己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在诊所内做手术。→●检查往往最突破常人想象:检验人员通常会调出电脑内预存各种疾病资料,说成是患者所患疾病。医生在趁机鼓动患者,绝大多数上门的患者都会同意做手术。→●手术没有患病,此时也要用L E E P刀灼伤病人。如果患者后来复发了疾病,则正好说明了诊所医生诊断正确;如果没有复发,则表明诊所医生治好了患者的病,让上门的患者投诉都没证据。
新莞人求诊注意事项
综合一周多来的采访情况,结合一些公立医院领导和妇科大夫的建议,在目前私人诊所良莠不齐的现状下,南都记者归纳几条求诊指南,供新莞人求诊参考。
1病历:无论在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就诊,医疗机构都应当给患者建立书面的病历,详实记载患者病症自述、医生做出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诊断结果、病情处置、用药名称和药量。病历不仅是患者的证据,也是医疗机构自证清白的第一手资料。如果医疗机构拒绝提供病历,或者不如实记载看病经过,患者应当主动拒诊。
2机构:一般情况下,基层卫生站或者小门诊,根据其医疗实力和水平,在获得卫生主管部门的审批时,只能开设内科、外科和儿科。这类卫生站或者小门诊如果开设妇科,并进行妇科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属于违规行为,患者不仅可以拒诊,也可以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反映。
3收费:根据广东省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规定,医疗服务的每一项都是按照项目收费,不能自定套餐价格。如:编码311201004的阴道镜检查,每次收费省定价为55元,市定价三档为49 .5元。再如:常用于宫颈糜烂治疗的L E E P刀手术的费用,东莞某二甲医院妇产科医生提供的价格参考为一般不超过300元。
4宣传:一般情况下,公立医院很少进行营销宣传;中等以上规模的民营医疗机构大多会通过正规的宣传途径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宣传;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小诊所自行印刷的,在街头发放的非法出版物或者宣传单张,别看很精美,但别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便有吸引人的廉价诊查项目,也要多留个心眼儿。
现状
突击检查过后照旧
据卫生部门数据,东莞现有2200多家社会力量开办的医疗服务机构,除了稍具规模的几百家门诊和医院外,社会力量投资的卫生站和小诊所大概有2000家左右。
曾参加过小诊所发牌验收工作,也在近几年多次参加过针对私人小诊所的突击检查行动,东莞某医院的一位副院长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私人小诊所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的情况。
该副院长介绍,2007年,东莞曾经进行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同时根据政策要求,落实了“开前门”和“堵后门”要求,也就是对符合条件的诊所发放一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查处取缔。
在突击检查过程中,时常可以发现有小诊所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卫生主管部门根据规定,要求其作出整改,表面上很快进行了整改,但过后不久,一切照旧。而在这一部分小诊所、卫生站超范围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违规的医疗服务诊疗活动,留下了很多医患纠纷隐患。
出具相悖检查结论公立医师遭威胁
这位副院长称,据他所知,这些私人小诊所中,有不少人以乡邻关系为纽带,采用集团化连锁模式开设,就是在东莞的各个镇街村庄、工业区开办连锁小诊所、卫生站。在审批时,往往几个具有资质的医生就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多家小诊所的审批,所以时常可以看到多家小诊所的申请资料中都有同一个医生的资料,但实际上,小诊所的运营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执业资格难以保障。
公立医院医生虽然对此很清楚,但一般不敢对患者明言。在小梅复查的那家二甲医院,为其检查的副主任医师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前,要求必须对其单位和她个人的姓名保密,“主要担心,揭露了那些私人诊所或者卫生站的谎言,会被那些私人医疗机构的人报复。”几个月前,该副主任医师称,其同事因为出具一份与小诊所相悖的检查结论,被小诊所负责人带了一群人上门威胁,担惊受怕也没人管。
其他个案
8月21日上午,一位24岁新莞人小王因为白带增多到距离工厂很近的寮步镇上屯“丽人妇科”看病,结果在所谓医护人员的“引导”下,先拍了B超,又做了阴道镜检查,然后诊断出“宫颈糜烂”,需要立即“手术”……直到新莞人工资卡上5500元存款几乎刷尽,术后小王被告知:“体内还留有一个药棉,24小时内需要取出,赶紧回家去再取2000元来,否则会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