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丙肝感染增至180人 医生搬家弄丢执照

2011/12/1 来源:新京报a-A+

  探访

  诊所“乱貌”换新颜

  参与调查的涡阳县卫生局一负责人称,诊所新挂上诊疗规章,并新刷了墙

  吴文义的沈楼村卫生室,在村子的东段,这座浅黄色的两层建筑,共有约20个房间,这在村卫生室中算得上大规模。

  村民们聚集在村中泥泞的马路上,围观吴文义一家这场突来的灾祸。对比现在的停诊待查,人们依旧记得几天前就医者还挤满了院子、排队待诊的情景。

  新挂上墙的规章

  昨日上午10点左右,用作诊疗的整个一层空无一人,几名身穿棉服的中年男女手把着二楼栏杆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门口。

  诊疗室内墙洁白如新,门口悬挂着永城市卫生局核发的马桥镇沈楼村卫生室牌子。

  吴文义对前来的卫生部专家介绍,诊室两侧分别为配药室和药库。配药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少量的医疗器械。一个紫外线消毒棒摆在屋角,但未见接电的插孔。

  一名曾去该诊所看病的涡阳村民说,这种摆设和她带孩子看病时的情景截然不同,以前“乱得很”。

  涡阳县卫生局一负责人称,这个房子几天前刚粉刷了墙皮,摆设也发生了变化,包括屋子内外的规章、宣传牌都是新挂上去的。

  工作人员全是吴家亲戚

  按照多名自称就医者的说法,诊所的法人代表虽是吴文义的儿子吴少华,但吴少华并不在诊所接诊。看病的医生只有吴文义一人,工作人员还有吴的儿媳、孙子、孙媳、外甥。儿媳主要负责扎针。

  一名被查出丙肝阳性的男子说,他曾见到打针的塑料管成了黄色,“一个接一个,顾不上换针”。除此他还看到卫生室的医生给别人抽血化验时,取血的针也没有换过。

  涡阳县卫生局的人说,村卫生室不允许开设验血项目的。

  涡阳县一女性村民曾带4岁的儿子去往吴文义的诊所治疗。她在配药室看见吴家的人,从空的输液瓶子上,拔下输液器,随后就插到另一个满着的输液瓶上。她曾问吴文义为什么不用新的,对方并不应答。

  对话

  吴文义:“搬家时行医执照弄丢了”

  新京报:永城市卫生局领导在报道里说,你没有行医执照,是非法行医?

  吴文义:怎么可能,有(行医执照),搬家的时候弄丢了。

  新京报:几个在你的诊所里给孩子就医的村民说,诊所里经常把一次性的针头用在很多人的身上,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他们交叉感染?

  吴文义:从来没有,这里都是一人一个针管。一个针管才值几分钱。他们当时为什么不说。涡阳县的人说我有问题,他们那里经常有走街串巷的人,治病时在人手上割一个口子,取一点脂肪,哪一个容易感染。他们来看病时,都是在别的地方(诊所、医院)看不好才来这里的,谁知道在哪里感染的。

  新京报:你是怎么知道有人感染丙肝这个事的?

  吴文义:是有亲戚朋友在网上看到报道才知道的,没人跟我说。

  新京报:很多村民说你有治疗的秘方,自己配药捣成粉末。

  吴文义:没有秘方,都是正规药。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11201/46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