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伊伊站立回家过年 重生153天全纪录

2011/12/28 来源: 广州日报a-A+

  第1天

  攥着被角无法入睡

  潘婧婧无法忘记那个2岁多的小女孩。

  7月24日傍晚,潘婧婧所在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接到紧急通知,称事故现场又发现一个孩子,集体待命!

  20时20分,一个小女孩从电梯间被推出来:满脸血痕、左下肢极度肿胀。

  小女孩眼中的惊惶、无助,令在场的医护人员难以忘却。她就是小伊伊。

  潘婧婧第二天下午才见到小伊伊,她清楚记得,小伊伊当时怯怯地叫了一声“阿姨”,然后又指着床头的一瓶饮料说,“饿。”

  潘婧婧疼惜得快要流泪,连忙打开饮料递了过去不过几秒,小伊伊喝掉了整瓶饮料。

  当天下午,潘婧婧和6名护士被医院指派为小伊伊的“特护小组”。按惯例,2:1的“护患比例”已是极限,小伊伊显然是个例外。

  晚上,潘婧婧查房时给小伊伊盖被子,小家伙竟然睁着眼睛,稚嫩的右手紧紧攥住被单的一角,难以入睡。

  第23天

  第五次手术成功

  就在入院第4天温家宝总理看望那天,小伊伊接受第2次手术,基本保住了左腿,免于截肢的危险。

  8月15日,小伊伊入院第23天。此前,她陆续接受了4次手术。

  等待小伊伊的,是第5次手术。卫生部选派的小儿骨科专家赶至温州会诊,根据小伊伊腿部肌肉恢复情况进行创口缝合。庆幸的是,手术非常成功。

  此时,叔叔项余遇考虑的是如何恢复小伊伊的腿部功能。他几近恳求:小伊伊已失去双亲,不能再让她失去自由行走的能力!小伊伊在温州的医院待了整整一个月后,准备转院。

  那一天,小伊伊的心情似乎特别好,一直嘟囔着“要去上海玩了”。

  第31天

  三天三进高压氧舱

  8月22日早上,在家人的护送下,小伊伊来到上海新华医院儿童骨科。这是小伊伊入院第31天。

  刚到上海的小伊伊童心大发,吵着要去看“东方明珠”此刻迎接她的,是三天内三次进入高压氧舱,两次清创手术。小伊伊平静地接受每次全身麻醉,然后昏睡在病床上,迎接冰冷的手术刀,小伊伊表现得很坚强。

  看护小伊伊的护士记得,整形外科的欧阳主任给小伊伊用上抑制疤痕的药物,取皮区和脸上都贴上了,“我们告诉她,用这个会变漂亮,她似乎懂了,很注意保护,还不让别人碰。”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11228/48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