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一眼看出来?”记者问。
陈敏指了指自己摊位上的虾:“你看这是没打胶的,软趴趴的,冻了那么久再化开,怎么可能还会那么硬朗?只要是看起来特别硬朗的,百分之百是打胶的。”
然而,硬朗的虾却遭到了大部分老百姓的喜欢,就连前来批发的小商贩,也大多喜欢往“注胶虾”的摊位上挤。陈敏告诉记者,打了胶以后,虾不仅颜色、外形好看,而且能够增重20%,这样一来,不法批发商们就可以压低1元至2元价格,这让不注胶的批发商们颇为痛恨。
对于注入虾体的明胶是否对人体有害,陈敏告诉记者,明胶本身可能无害,但是,商贩们绝对不仅仅注入明胶一种物质,而是会在明胶中添加一种用于保鲜的化学物质。“也不敢说有没有毒,但是我告诉你,肯定不能吃,吃一回两回还行,长期吃肯定要出问题。”她说。
多名水产品批发商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市面上用于注胶的主要是“南美白虾”以及一些进口虾,一般价格都比较贵越贵,注进的胶越值钱。
正因为以增重为第一目的,陈敏告诉记者,注胶并非仅局限于冷冻虾:“鲜虾才是注胶最疯狂的。一些节日时期,本地鲜虾上市以后,那真是太疯狂了,有的大商家一天能注好几万斤,这种时期就是普通商户也能卖个万八千斤。”
注胶者多为二级批发商
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注胶虾”早在7年前就已经出现过。而陈敏则告诉记者,早在10年前,“注胶虾”就已经在市场中存在。这两个说法都与上文中相关网帖形成了呼应。
那么存在如此之久的“注胶虾”为何直到现在才真正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了查清“注胶虾”存在的原因,就必须找到“注胶虾”的来源究竟是谁在给虾注胶?
据陈敏介绍,王顶堤批发市场中的商贩大多为二级批发商,从一级批发商手中拿货时,虾都是好的,问题就出现在部分二级批发商手上。据她透露,那些专门做“注胶虾”的批发商,每户都有自己的作坊,但彼此间保密。
为了弄清注胶作坊是如何操作的,《法制日报》记者前往市工商局,试图询问是否有已经查处的案例。该局宣传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注胶虾”的信息一律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发布。
《法制日报》记者随后又来到市食安办所挂靠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该局餐饮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领导去开会了,想了解相关信息可以通过“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