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村寨领到救灾物资
在公路两边,散布着七八个救灾物资发放点,在这里成堆堆放着帐篷、彩条布、矿泉水等物资,等待村民前来领取。而沿着公路两边,有很多岔口通往山上的村寨,从昨天上午开始,就陆续有从山上下来的村民和骡马等,开始在路边接收救灾的帐篷、矿泉水等物资,领到物资后,人背马驮往山上的家中赶去。
山体滑坡处还有落石
但再往里面走去,通行条件就越差,在新粉厂往上约两公里的地方,巨大的山体滑落下来,形成了庞大的堆积体,堆积体阻断了公路。抢险人员用挖掘机等在堆积体上开辟出了一条便道,仅可供越野车、动力较好的重型货车通过。
即便如此,滑坡体上还不时有落石滚下。不一会儿,刚刚抢通的便道又被落石阻断,这时候只有出动挖掘机等重型设备抢通道路。一路上,这样的坍塌体有好几处。一些运送救灾物资的小货车因为动力不够,到了塌方处后只好原路返回。
灾区急需干净的饮用水
昨天,在抢险救援生命线上,不时由各个爱心企业或者是个人自发组成的车子,源源不断开进灾区运送物资。
广西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旺立达工程项目部昨天组织了3辆小货车准备往灾区送物资,每辆小货车分别装了50箱方便面、70件矿泉水和1000个面包。仅仅勉强进去了一辆小货车后,剩下的两辆货车就不再被交警允许进入灾区,交警担心,一旦车辆抛锚在便道上,可能会形成更大的拥堵。
此外,其他的救援物资还在通过官方或者民间的各种途径源源不断运抵灾区。除了需要的方便面、米、面、油之外,现在灾区最需要的是饮用水。
爱心人士 免费发黄粑
昨日上午,几辆小推车推到了罗炳辉广场上,向灾民发放黄粑。发放黄粑的,是来自贵州的周遵明和郑绍礼。今年5月,他们才来到昭通售卖黄粑。周遵明介绍,黄粑是一种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的主食,不仅很管饱,而且方便保存。由于制作黄粑的过程已经对食材进行过加热,因此吃的时候即便不加热也很好消化。周遵明介绍说,地震发生当天晚上,他们连夜赶制了1000多公斤黄粑,安排了7辆小车,通过志愿者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群众。“这几天,我们还将继续为受灾群众提供黄粑,直到他们不需要为止。”
“思源工程”救灾款物运抵彝良
昨日上午,首批与本报合作开展赈灾救援活动的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思源工程”),联合民建云南省委向地震灾区捐赠的首批款物正式运抵彝良县。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接收时承诺,将会及时把所有捐赠物资发放给缺少粮油食品的受灾群众,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思源工程”联合本报及新浪网、搜狐网、百度网等媒体发起救助彝良地震灾区的捐款活动,所募善款“即时、公开、透明”地在其官网一一公示,并将全部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震中洛泽河镇恢复供电
据云南电网消息,昨日17点27分,受灾最严重的洛泽河镇恢复供电。另据昨日通报,通过昼夜的连续抢修,截至目前,地震灾区已恢复2.8158万户8.0688万人口的供电。
云南移动16日前免通信费
彝良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成立了“前线应急抢险工作组”和“后方应急保障工作组”,并下设“通信保障组”、“服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综合保障组”4个小组,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抗震救灾工作。
据该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施文云介绍,凡中国移动客户,9月16日24点前,在彝良县境内产生的国内语音通话费和短信费全部免收。
已赔付保险金20余万元
截至昨日12点,云南保险业已完成3笔保险赔付,共赔付保险金205770元。云南保监局表示,9月8日晚,云南保监局及相关保险公司工作组均已抵达昭通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