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中国控烟10年
2003年我国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2004年我国近6万烟民参加国际戒烟竞赛。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承诺在2011年1月9日前实现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禁烟,并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2007年卫生部成立履行公约领导小组,并发布首份控烟报告,向公众详细阐释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09年卫生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
2011年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出现吸烟镜头。同年,“控烟”首次写入中国五年规划。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卫生部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表示赞扬。
2013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史海钩沉
红线女会场递条子劝小平同志莫吸烟在25年前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将烟熄灭的细节,被写入新华社的一篇报道。
1988年4月8日,人民大会堂的万人礼堂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在举行。
根据安排,大会要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作为主席团成员的邓小平同志投票后,回到自己在主席台的座位上等待大家投票。因为有多年的习惯,他点燃香烟吸了一口。
当时采访会议的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尚志回忆说:“我在主席台南侧观察台上的情况,看到有个条子由台下依次往前,递上主席台。小平同志看到条子后笑了笑,就把烟熄灭了。”
后来他了解到,条子是广东女代表邝健廉(即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写的,内容是:“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
随后,李尚志将此事写成特写《投票前后》。报道播发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件事。”李尚志回忆说,“舆论一片赞扬,称小平同志能接受意见,从善如流。”
禁烟的变化,也从这里开始。在随后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一名常委会委员提出禁止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会场吸烟的建议。这一“从我做起”的建议得到采纳,会场上的烟灰缸从此销声匿迹。
25年后的今天,也正是出于“少数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公共环境和公众健康,而且损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的考虑,针对吸烟仍旧比较普遍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