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表水中含有68种抗生素 浓度远高于国外

2014/5/9 来源:新京报a-A+

环保系统一名官员表示,我国地表水的确存在着抗生素和激素含量多的问题,他认为其主要污染来源是水产养殖业。

“鱼、蟹、虾等水产品一般都追求速度快,就放激素在饲料里。而且因为大规模养殖,为了防止生病,就放了很多抗生素,就影响到了水体。”他表示,抗生素摄入过多肯定会影响健康,但目前水体中的抗生素和激素等到底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体健康,科学界尚未有明确的分析。

医药行业和养殖业都存在超标排放的问题,可以说农村污染排放很大一块是养殖带来的。目前公众都对抗生素滥用和环境激素等问题有所担忧。为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做好污染控制之外,也应该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

搜狐健康补充阅读:

环保专家:中国近一半地表水不适合做水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白雪涛称,当前,中国有接近一半的地表水不适合做水源。地下水污染也被曝光很多,问题严重。

目前,我们国家饮水安全的现状,从自然方面和设备方面来看,主要有四点表现:

第一,严重缺水,包括数量型缺水和质量型缺水;第二,水源地的污染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第三,输配水设施陈旧。包括北京等城市还有很多二次供水过程存在。

药学专家:抗生素滥用潜在危害巨大 饲料中使用普遍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对山东、辽宁的部分农村畜禽养殖户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养殖户中,有50%养殖户在饲料里不同程度地添加了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动物长期使用抗生素,必然产生残留,而残留抗生素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引发细菌的耐药性,使本来有效的抗生素疗效减弱甚至无效。2006年1月,欧盟就已经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生长素、抗生素,而我国缺乏相应的规定。[详细]

名词解释:什么是细菌耐药性?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细菌耐药性。那么,什么是细菌耐药性?简言之,就是细菌对某些抗生素由原来的敏感变为不敏感,也就是抗生素药物由原来的“好使”变成了“不好使”。为什么呢?

1.细菌产生“化学武器”:灭活酶,这是最重要的耐药武器。如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让青霉素类药物失效;还能产生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等,可使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失去活性。

2.生成“盔甲”:生物被膜,阻止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病菌就会逍遥法外。

3.“堵塞通道”:细菌外表的细胞膜通透性降低,或细胞壁增厚,抗生素难于渗透到细菌体内。(来源:当代健康报)

4.“排药机”加紧工作:当有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时,细菌的“排药机”便努力工作,将药物排除,细菌自己则安全无恙。

细菌产生抗药性后,对人的主要影响是治疗失败,如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继续应用原来的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引起其他严重问题,甚至病情加重,直至死亡。例如让人惧怕的“超级病菌”,就是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后产生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40509/99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