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旅检处将测温排查MERS 抗体研制进入临床阶段

2015/6/2 来源:新京报a-A+
 
  ■ 释疑

  MERS病死率为何超SARS?
 
  医疗水平落后地区多发;干预早病死率可下降;抗体将进入临床研究
 
  全世界目前报道的MERS总病例数已达上千例,病死率接近40%,几乎是SRAS的3倍。对此,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王凌航说,很多病例出现在一些医疗水平并不发达的地区,目前统计出来的病死率不能反映经过综合救治之后的病死率水平。在SARS早期的时候,病死率也是比较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认识和规范治疗,病死率相应下降。
 
  王凌航表示,虽然MERS病毒毒性较强,但其传染性较弱,传播效率低于SARS。MERS已出现了3年,但仍呈现散发的特点,并未引起大面积集中暴发的情况。
 
  王凌航介绍,中国在SARS后,对于H1N1、埃博拉等输入性病例的防治上,从源头堵住传染病防控是没有问题的。其实传染病有三个要素,传染源头、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只要做到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那么传染病是可防可控的。
 
  王凌航表示,在治疗上,对于新型病毒,确实没有特效的药物。但是如果早期发现病例并且介入干预,病死率还是可以下降。
 
  记者昨日获悉,我国已研发出多个治疗性抗体和多肽药物,但均处于实验室水平,下一步将进入临床研究。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院副研究员施一对记者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带领的研究团在2013年就开始研究MERS抗体,当年就已阐明MERS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
 
  作为高福院士研究团的成员之一,施一对记者介绍,目前课题组开发相应的治疗性抗体已在小鼠模型上初见成效,但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下一步将进入临床实验。此外,抗体的大规模生产还需要一定的生产水平。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50602/111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