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倡精准医疗 各大医院提前布局精准医疗

2015/6/2 来源:新京报a-A+
 
  其实,在肿瘤治疗领域,精准医疗的效果早已有所体现,比如靶向治疗,相信很多癌症病人并不陌生。它的原理就是考虑每一个体健康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而个体差异由基因决定,所以只有精确了解自己的遗传和基因组学信息,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才可能实现。
 
  “由于胃癌患者的异质性大,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治疗不足及过度,我们急需精准医疗的出现。”季加孚指出,在精准治疗之前,常规化疗的有效率为70%,仍有30%无效,而在治疗前医生无法区分哪些病人可以从常规化疗方案中获益,也无法提前预测药物的副反应。但在精准治疗之后,医生可以在使用药物前,就知道病人是否可以从药物治疗中获益及相应的副反应,从而为病人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把握住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 概念明晰

  精准医疗核心是个性化治疗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这样解释精准医疗:“把按基因匹配癌症疗法变得像匹配血型那样标准化,把找出正确的用药剂量变得像测量体温那样简单,总之,每次都给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疗法。”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看来,精准医疗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的治疗。“某一个人得的肺癌,和另一个人得的同样肺癌,两个人的年龄、综合背景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特质都不一样,决定了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同样的疾病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不同效果。现在能不能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就是所谓的精准。”刘玉村认为,精准靠的是对个体的绝对细致的分析,得到大量数据,再回过头去进行分析。这个过程需要理论,需要技术,更需要具体落在病人身上的措施。
 
  ■ 业内观察

  各医院提前布局精准医疗
 
  对于未来精准医疗的判断,许多医院的院长们并不想落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也正在寻求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研究中心,方向是研究精准医疗。
 
  北大肿瘤医院已经在医院内部建立起了完整、干净的数据存储系统;规范化的生物样本采集、存储系统,并辅助以生物信息学分析团队;良好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团队;并有多项同精准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季加孚指出,以上这些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都是为病人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所服务的。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正筹建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
 
  采集信息将是精准医疗的首要工作
 
  虽然精准医疗的前景形势一片大好,但实现的过程却极其复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在文章中指出,该计划需要整合人类基因组学及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计算机生物学分析、医学信息学、临床信息学、疾病特异性动态标志物和网络、精准药物研发、毒性敏感监测、疗效依赖性治疗以及预测预后,从而精准促进个体健康。他还提到,怎样采集信息、整合信息是首要的工作,并且处理这些信息的软件必须是简单易用的,数据必须是准确的,他认为“要实现这两点并不容易。”
 
  虽然过程如此庞杂,但事实上美国已经做好了必要准备。从之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到“肿瘤基因组计划”,再到这次的“精准医疗计划”,美国其实是一步步走来的。这些年间,相关的技术、社会、法律、社会保险体系以及医疗管理和人员培训,已经为这次计划做好了一定准备。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50602/111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