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可相互作用
潘集阳教授表示,影响老年患抑郁障碍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个体心理与生理变化、共病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等。抑郁和身体疾病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一些身体上的问题,例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而抑郁也会加重一些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情况,例如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其共患率很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其相关性的本质还不十分清楚,但近年来,一些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可直接引起心血管疾病,且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美国一心血管研究机构报道:对4493例年龄在65~98岁(女性平均年龄72岁,男性平均年龄73岁)患有抑郁症而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跟踪随访6年,结果显示,4493例中1174例出现了心血管事件,614例死亡,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旁移植术和心源性死亡。
抑郁症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研究结果提示: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病理进程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子女常回家看看”胜似良药
老年抑郁症影响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杀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杀,给家人带来无限痛苦。所以老年抑郁症患者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治疗,潘集阳指出,老年期抑郁症是需要药物治疗,大体上是跟成人抑郁症治疗一样,只是在药物选用上要注意,因为老年人肝的代谢较慢,要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少的药物。至于心理辅导,潘集阳表示,一方面可鼓励老年人进行积极的活动,比如下棋、书法、聊天、打牌等。另一方面,找精神状态好的老年人和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在一起,让他们相互交流。必要时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潘集阳还提醒,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子女要多陪伴老年人,不要让老年人有孤独感。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或常年患病的父母,子女更应多加关心。
■健康加油站
潘集阳介绍,有研究显示目前较为公认的老年抑郁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下述3点:
1.急性负性生活事件(如哀伤、与子女或亲友的分离、自己或家人的患病或病危等)近期经历上述突发性负性生活事件,对于老年人而言更容易出现情感或心境的低落。
2.慢性应激包括身体健康和功能的下降、感觉的衰退和认知功能的减退、住房或家庭、婚姻矛盾、社会经济收入下降、职业能力下降与退休等。
3.血管性疾病,老年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卒中等)的比例显着高于普通人群,且预后更差。现有证据显示,老年患心脑血管疾病者易共病抑郁,且互为影响,即抑郁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小测试
国际上有一种“老年抑郁症量表”,可作为一个参考,希望大家及早发现老年抑郁症。
1.最近一星期您是否感到空虚?
2.最近一星期您是否对现在的生活不太满意?
3.最近一星期您是否担心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
4.最近一星期您是否大部分时间感到不开心?
如果老人有两个及以上的问题回答“是”,就要警惕可能会患老年抑郁症。此时,最好能到专科门诊咨询或就诊,进一步明确是否患了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