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儿童看病难冰火两重天 儿科专家门庭若市

2011/1/28 来源:广州日报a-A+

    为分流集中在儿科专科医院的患儿。2010年10月,北京市卫生局要求16所应该开设但尚未开设儿科的综合医院开儿科门诊,并要求29所只开设儿科门诊,尚未设儿科病房的综合医院2012年底前开放儿科病房,儿科病房床位数不得少于编制床位数的2%。

    被点名的医院“有苦难言”。多家医院则表示,院内原本设有儿科门诊或病房,且有多名医生坐诊,但无奈家长们对两大专科医院的“执着”,患儿数量较少,因此不得不缩减规模,其中不乏关闭停诊者。宣武医院儿科专家田丽丽说:“病人认可大医院,不愿意去小的医院,可能因为小医院能够有说服力的优势还不是很明显。”

    专家:

    需均衡资源,分级就诊

    记者发现,儿童“看病难”背后有很多根源,包括儿科的特殊性、经济效益较低等。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医院儿科患者分流不均,但要让所有患儿顺利就医,最关键还在于分级就诊。

    北京市卫生局2010年12月底统计,近两月来,北京儿童医院和首儿所日均门诊分别达9850人次和7375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约33%和10%。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张霆说:“要解决看病难问题,需改变有病就扎堆大医院的现状,必须建立层级有序的就诊格局,强化社区和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正是患者的盲目就医习惯导致北京部分医院“看病难”,而儿科情况尤为突出。一方面,所有孩子一得病就上儿童医院,大部分都是发烧、肺炎、肠炎等普通疾病;另一方面,综合医院的儿科门可罗雀,病人流失,日益萎缩,导致从业人员流失、病房关闭,再后来连门诊都关了,这陷入了恶性循环。

    对于北京市卫生局点名要求部分医院开设儿科门诊及病房的规划。业内人士表示,儿科患儿的用药量小,检查简单,是各医院的盈利弱势。只有在充分了解儿科设置不到位的症结所在后,出台包括增加政府拨款、人员编制等周密措施做保障,恢复儿科门诊举措才有望发挥作用。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beijing/20110128/34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