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小龙虾事件回顾:
南京首现食用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病历
腰酸、背痛,脸色煞白,站都站不起来——21日下午,当27岁的程小姐从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转入肾科病房的时候,肾科刘佳主任医师还以为来了什么重病号。问清情况之后才知道,原来又是祸起龙虾。“这已经是这两天病房收治的第三个了。”刘佳主任医师说。记者了解到,这一星期以来,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因食用龙虾出现身体问题的,已经达到了十多人。
根据省人民医院的急诊记录,一周以来已收治因食用龙虾而出现肌肉酸痛、僵硬症状的病人十多人。这些病人以中青年人为主,分布上比较分散,既有在饭店食用加工好的龙虾,也有买了龙虾回家自己加工的。除南京外,还有个别病人是从外地转过来的。因收治的病人出现食用过龙虾的症状,从食用龙虾到发病的时间差不多,症状也相同,所以专家确定,收治肌红蛋白血症的病人和曾经食用龙虾有关。”
扬州疑现小龙虾中毒者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症医务办公室(以下简称扬州一院急诊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将患者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但谁也不敢推测就是吃小龙虾引起的。”
患者称发病前吃过小龙虾
据了解,这位患者称,她在前天曾吃过小龙虾,在当天晚上十一点左右,身体就感到不适。对于该患者是否因吃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观察室医务人员告诉记者“不能随便回答”,要记者去问医务办。
武汉市民食虾后突发“横纹肌溶解症”
武汉一王姓女士在8月29日下午食用十余只龙虾后感到浑身肌肉酸痛,于8月30日凌晨被紧急送至武汉协和医院急救,当天下午就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
武汉协和医院给王女士提供的化验报告中,有一组数据:肌红蛋白指数高达6017,约为正常值140的43倍;肌酸激酶指数高达4293,超正常值30倍;尿检中潜血“2+”,却未发现血红蛋白。对此,协和医院医生分析称,这是由于肌肉溶解过程中,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通过肾脏排泄造成的“假象”,“更进一步证实王女士患的是横纹肌溶解症。”
是非小龙虾——湖南惊现横纹肌溶解症追踪
2010年8月11日中午12点左右,湘雅二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吃龙虾后出现中毒症状的患者龙先生。
龙先生今年33岁,家住洞庭湖畔的南县。8月10日,一位老乡给龙先生送来十多斤大头龙虾。傍晚,家人将龙虾仔细洗净,烹制后,龙先生便和妻子、父亲、姨妈、表妹、表弟尽情享用起来。就着啤酒,龙先生吃得格外起劲,六人中他吃的最多。
晚饭后,首先是龙先生的姨妈突然觉得出奇地口渴,不久,其他人都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胸部肌肉收缩、胸闷、全身疼痛的症状,之后,龙先生也突然感觉背部肌肉出现剧痛,不能抬头,脖子无法动弹,腰部不能直立,并呕吐不止。一家人陆续住进县人民医院。
到凌晨1点,家里其他人在稍微休息和用药后都有所好转。而此时龙先生全身肌肉开始出现剧烈疼痛,身体像煮熟的虾子蜷缩在一起,全身毛孔冒汗,吃止痛药、打针都已不见效果。由于当地的县人民医院无法确诊病因,龙先生第二天就被转往湘雅附二医院急诊科。
“大概是从颈根开始痛起,然后是背部,逐渐蔓延至整个身体,用病人自己的话说,就是痛得想死了。吃了曲马多这种很厉害的止痛药也止不住痛。”湘雅附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柴湘平副教授回忆当初患者对他形容的症状。
“经检查发现,病人体内的肌酶增加了100多倍。”柴湘平讲述起龙先生当初的病情,“病人的尿液呈深黑色,跟酱油一样,在我接诊过的病人中是绝无仅有的。”
明显存在横纹肌溶解的症状,医生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患者家人认为与小龙虾有关,说是家里其他人也有类似症状,但由于龙先生吃得最多,所以中毒最重。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