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该喝怎样的牛奶?

2010/11/15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大家都来喝牛奶——喝牛奶可不再腹痛,腹胀,腹泻

  牛奶具有丰富的营养,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等等,因此,牛奶被认为是高级营养品,特别是对婴幼儿及老年人更是如此。没有母乳的情况下牛奶或配方奶就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对于消化能力弱的老年人,牛奶几乎被认为是补养品了。此外,对于特殊人群有不同的特殊奶粉,例如孕妇奶粉,低体重儿奶粉,低乳糖奶粉等,这些特殊奶粉不但在国外生产,国内已经由伊利集团通过成熟的技术将低乳糖奶的生产实现批量化。

  牛奶对于我国居民来说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多次全国膳食营养调查都表明我国膳食中钙严重不足,摄入的钙仅仅达到需要量(或推荐量)的一半,约400毫克左右。缺钙严重降低人们的体质,小儿的佝偻病,成年人的骨软化病和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等都与缺钙有关。牛奶含有大量的优质钙,每100毫升含有100~120毫克钙,而且好吸收,是补充钙最好的食品。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曾提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印度提倡“白色革命”也就是提倡多喝牛奶。喝牛奶对于低钙膳食的我国居民就具有特殊的意义了。

  我国居民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养成喝牛奶的习惯,2002年全国调查我国人均年牛奶消费量仅9。7公斤,城市24公斤,农村4。2公斤。而全世界人均年牛奶消耗量100公斤,亚洲40公斤,印度80公斤,可见我国居民喝牛奶太少,要解决严重低钙膳食最佳的办法就是多喝牛奶。温总理曾说过:“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个中国人每天喝一斤牛奶”。可见喝牛奶与否已经提升到能否提高人民体质的一个重大问题了。

  妨碍我国人民喝牛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将牛奶中的乳糖消化吸收,叫乳糖酶缺乏。乳糖酶缺乏并出现消化道症状者叫“乳糖不耐受”。即喝牛奶或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肠鸣,腹痛,腹泻等。这是因为小肠缺乏乳糖酶,不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这些乳糖到了大肠被肠道细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气体及短链脂肪酸等发酵产物,这些产物及高浓度的糖在肠腔吸附大量的水造成渗透性水样便腹泻,并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全世界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酶缺乏并具有种族特点,欧美白种人发生率低于30%,亚洲人高于60%,我国汉族为75%-95% ,而且年纪越大发病越多,例如北京,广州3-5岁儿童发生率30%,7-8岁增加到80%,与成人相同。乳糖不耐受同样有种族差异,例如西欧,白欧儿童发病10%,我国儿童20。5% 。

  乳糖不耐受极大地妨碍人们喝牛奶,使得人们失去获得高营养和高钙的机会。为了提高人们的营养和体质,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来解决人们喝牛奶的问题。例如避免单独空腹饮奶,少量多次饮奶,饮用发酵酸奶(发酵菌分解奶中的乳糖)及用乳糖酶先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后再饮用的乳糖不耐受奶粉等。

  现在我国牛奶加工企业已能成批生产去乳糖牛奶,这是牛奶加工的一大进步,也为我国人民普及饮奶提供了先决条件。例如伊利集团的营养舒化奶,已能应用最新 LHT 乳糖水解技术,将乳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从而使牛奶中的营养全部吸收,并且能成批生产去乳糖牛奶,为我国人民解除乳糖不耐受痛苦并为普及饮奶提供了先决条件。

  我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三条要求“每天吃奶类,大豆及其制品”,成人每日饮牛奶300毫升。孕中期,孕末期妇女每日至少喝250毫升牛奶或500毫升低脂牛奶,哺乳母亲喝500毫升牛奶。儿童的婴儿期鼓励母乳喂养,没有母乳就喝配方奶粉或牛奶。幼儿期每天600~800毫升的牛奶,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每天300~600毫升牛奶。假若以每天平均饮牛奶250毫升,则每年平均饮奶90公斤。营养学家提示我们一生都应喝牛奶。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baby/a/20101115/32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