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玩具的种类有很多,每一类玩具都其独特的功能,训练幼儿不同的能力。就“黏土”游戏而言,可利用其质地柔软、可塑性佳的优点,变换出不同的玩法与造型变化,对宝宝的脑力开发大有帮助。而家长陪孩子一同玩黏土,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更能培养他拥有多项好能力。
黏土的3大妙处
黏土游戏需要亲自动手做,通过各种手部的操作技巧和反复的动作,来充分发挥出手部的功能。如果宝宝从1岁开始玩黏土,就能更好地促进其生理、认知和空间艺术等3大能力的发展。
1. 有助生理能力发展
在玩黏土时要做各种动作,可以训练幼儿的大小肌肉能力,并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如果坚持经常玩黏土,那么对于手部的伸张性、收握性及手指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2. 有助认知能力发展
不同颜色的黏土可训练幼儿对色彩的认知。以黏土塑造不同形状的物品,可训练幼儿对物体的认知,还能通过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物来启发创作和思考能力。
3. 有助空间艺术能力发展
黏土游戏涉及到立体艺术的创作,可加强孩子对大小、比例、宽度、长度、深度等空间概念的认识,比平面艺术更具启发性。要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黏土作品,则需要各种材料的整体组合,这又是训练分类、组合等数学概念的好工具。
TIPS:创造比模仿更重要
如果是4岁以前的孩子玩黏土,就不必要求他做出美丽或完整的造型,毕竟亲自动手做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远比模拟实物塑形要重要得多。
1~2岁训练法
触感训练、小肌肉抓握动作训练
幼儿知觉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来获取讯息而达成的。自从出
生以后,视觉和触觉的训练对幼儿就非常重要。如今许多家长对幼儿的保护有些过度,凡事都帮孩子做好,无形中就减少了孩子的学习机会。一旦小肌肉训练缺乏,幼儿就容易出现手部动作不灵活、容易疲劳、持续做事的能力降低等问题。长此以往,幼儿的依赖性会更严重,做起事来也习惯半途而废。
就1岁以上的幼儿来说,虽然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但已经有了辨识色彩的能力,想象力也开始萌芽。因此,可通过色彩鲜艳的黏土来训练幼儿的视觉及色彩辨识力。而质地柔软的黏土更是触觉训练的最佳工具,可通过握、拍、按等动作来训练幼儿手部的小肌肉与大肌肉能力,为将来的精细动作、运笔能力打好基础。还能通过游戏过程中的拿取、放置等动作来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TIPS:专家叮咛
不用在意孩子能否将黏土完整地塑出一个造型,亲子共玩与互动的过程才是游戏重点。
缤纷彩虹糖果
训练目的:圆形揉搓训练、自主训练
材料:碗、面粉黏土、糖果包装纸
Step 1 在妈妈的示范和带领下,让宝宝以顺时针方向搓出几个圆球。
Step 2 让宝宝选一个黏土糖果放在包装纸上,训练手部小肌肉的抓取能力。
Step 3 妈妈抓着宝宝的手,以引导的方式协助宝宝扭转糖果纸,以此做扭转训练。
Step 4 妈妈陪着宝宝将包好的黏土糖果一个个放入碗中,以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