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溢奶(吐奶)怎么办
宝宝一溢奶(吐奶),很多妈妈就会很紧张,担心宝宝是不是生病了,会不会因此而营养不够……其实,溢奶是4——6月龄小宝宝最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大部分宝宝会在6月龄前后逐渐好转,少数宝宝可能会持续到学步期前后才有所改善。
溢奶(吐奶)的常见表现
1.乳汁顺着宝宝的嘴角流出。
2.乳汁随着打嗝喷出。
3.在宝宝情绪很兴奋、动作幅度很大的情况下,很多乳汁一下子从口腔、鼻腔喷射而出,呈喷射状吐。
最后一种情况常常令人害怕,但从生理结构来说,鼻子和口腔本来就是相通的,从鼻子里喷出奶液(奶块)也挺正常。若只是偶尔发生,且宝宝生长发育不错,精神好,饮食佳,在溢奶(吐奶)时没有痛苦和不舒服的表现,家长就不必为此忧心忡忡,但还是要加强看护。
溢奶(吐奶)的常见原因
这种情况与宝宝消化器官的解剖特点有关。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胃容量小,呈水平位,且胃的出口(下口)幽门括约肌紧,入口(上口)贲门括约肌松,食道或胃内容物很容易逆流到口腔外,尤其在宝宝吃得过快、过饱、吞咽入大量空气或吃奶后兴奋运动时更常见。
吐奶的病理性原因
吐奶确实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伴随症状,例如新生儿腹膜炎、肠梗阻、肠套叠、肺炎、食道闭锁、肠道闭锁等都可表现为吐奶。如果宝宝吐奶的同时,精神不好,吃奶不香,伴随腹胀、腹泻、哭闹等各种不舒服表现,要考虑尽早就医。
溢奶(吐奶)严重时的处理方法
1.适当调整喂奶的时间
一方面,不要喂得过于频繁。宝宝吃完奶后,消化排空母乳或配方奶需要2——4小时。如果胃内前一次的母乳或配方奶还没消化完就喂,就会导致胃容量扩张,加重溢奶、吐奶现象。
另一方面,不要等宝宝过度饥饿时才喂奶,容易导致他吃得过多而引发吐奶。
2.尝试调整喂奶的姿势
可以尝试让宝宝采用半卧姿势或竖抱宝宝喂奶,这样宝宝的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度,乳汁容易通过胃的出口进入小肠。
3.适时给宝宝拍一拍嗝
喂奶过程中或者喂奶结束后给宝宝拍嗝,也有助于防止溢奶。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中间调整姿势或者换另一侧吃的时候给他拍一拍嗝;用奶瓶喂养的宝宝,可以在他喝完60——90mL的奶水后,就让他暂停,给他拍一拍嗝;如果宝宝一边吃奶一边扭动不安,有可能也是提醒你,想要打个嗝了。
常用的拍嗝方式有3种,可以自行选择你和宝宝喜欢并适应的拍嗝方式。
方法一:妈妈先坐好,在肩膀上垫一条干净的毛巾,让宝宝的身体紧贴在你胸前,头靠在你肩膀上。一手扶住宝宝的头和背部,另一手空心掌在宝宝背部画圈按摩或从下往上轻轻拍打(见图1)。如果暂时没拍出气体,妈妈可以站起来继续轻轻按摩或拍打,或者保护好宝宝的头颈部,轻轻地将宝宝上下举动几次,再继续之前的姿势轻轻按摩或拍打。有时候,重力变化可以帮助宝宝排出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