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导致药物性耳聋
药物是导致很多耳聋的凶手。令人担忧的是,药物性耳聋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目前,临床上已知的耳毒性药物已达到100余种,可以引起耳聋的常见药物有:
1.庆大霉素。这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对耳的前庭和耳蜗有损害,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主要药品。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会造成不可逆性的听力下降。
2.卡那霉素。此药毒性比庆大霉素要强,卡那霉素在内耳蓄积,早期不出现症状,多在久用药后出现,即使停药仍会持续损害内耳。
3.利尿剂。抑制内耳血管纹的活性,使内耳细胞萎缩变性,病变早期是可逆的,肾功能不全又合并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便可造成永久性耳聋。
4.阿司匹林。可破坏内耳的氧化酶,大量服用后出现头晕、恶心、耳鸣小知识: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5.鼻息肉增多变年夜,持久不予医治,可致鼻背增宽构成“蛙鼻”。6.出血性息肉(较少)概况滑腻,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7.黏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概况滑腻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勾当。...和耳聋。
5.奎宁和氯喹。这是抗疟类药物,妊娠期间服用可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耳聋,产生耳聋的原因与耳蜗小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有关,如果及时停药治疗,内耳的损害是可望恢复的。
6.顺氯胺铂。这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的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它会破坏细胞DNA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细胞增殖,听力多为双侧对称性下降。
7.避孕药。大量服用可导致内耳淋巴液离子紊乱,产生感音性聋,甚至为永久性聋,多伴有耳鸣,偶有眩晕。
此外,重金属制剂,如铅、汞、砷等有毒重金属,长期接触,除发生身体内脏的中毒,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外,还可出现耳聋。
为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因此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有的耳毒药物联合应用时有加强作用,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必要时可选用毒性最小的药物。治疗慢性疾病必须长期应用时,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性用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家族中有耳毒药物过敏史者也应当慎用以上药物。孕妇在孕育新生命的时候,谨防病毒感染,避免药物毒性影响;家族性耳聋者,应避免妊娠,一旦发生妊娠应及早终止。 上一篇:药物性耳鸣的合理膳食 下一篇:耳也会中毒-药物性耳聋 、耳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