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小知识: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的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在西医临床中,多属于“乳岩”、“乳石痈”等范围。祖国医学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因冲任失调,气血运转不顺畅,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所致。
1.西医治疗显神效
以下是两个实证性较强的临床例子。
(1)公英汤:功能益气活血,清热解毒。主治乳腺癌。方中用蒲公英、黄芪甲珠、远志等清热解毒、益气活血、养阴生津、温化痰浊。全方扶正抑癌并举,寒热温凉统筹,药性较安然平静。但方中官桂、当归等又破血温通之力,故本方孕妇忌用。
本方治疗乳腺癌180例,功效60例痊愈(肿块消逝);60例显效(肿块体集缩小1/2以上)。
(2)牛黄消肿方:功能清热解毒,化淤散结。主治乳腺癌。西医认为乳腺癌多系脾虚湿盛,肝郁气滞,痰凝淤滞化热所致。治宜健脾益肾,清热解毒,化淤散结。本方用首乌海龙等益气补血,健脾不肾;用人工牛黄、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莪术、三七粉等化...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临床对早、中期病人以手术为首选,中晚期病人以综合治疗为妥。
按乳癌临床分期,一般采用以下治疗方案:
Ⅰ期乳癌:
采用根治性手术为主。术中、术后病理检查,如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应加作锁骨上及胸骨旁淋巴结区域放射治疗。最近有的学者主张在早期乳癌仅作乳腺部分切除或单纯切除并清扫腋窝淋巴结群,或行保留胸大肌的改良根治方法,或同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Ⅱ期乳癌:
采用根治性手术。如癌肿位于乳房内侧象限者,可考虑作扩大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或化疗。
Ⅲ期乳癌:
原则上应采用以放射疗法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有人主张先作放疗,再行手术治疗。对有溃疡的癌块可考虑作单纯乳房切除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内分泌治疗。
Ⅳ乳癌:
以内分泌、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治疗为主,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1.手术治疗
(1)乳癌根治术
切除整个乳房,包括肿瘤周围3-5厘米的皮肤及乳房周围脂肪组织及胸大、小肌及腋窝和锁骨下所有的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提倡薄皮瓣,术中尽可能避免挤压癌块,以免癌细胞扩散。
(2)扩大根治术
除了上述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组织外,将乳房同侧的第二、三、四肋软骨,内乳动静脉和胸骨旁淋巴结与胸大小肌和乳房连在一起整块切除。主要用于乳腺内侧象限及中央区的乳癌。
(3)改良根治术
适用于Ⅰ、Ⅱ早期的病人,术式同根治式,主要区分为保留胸大肌或同时保留胸小肌,腋窝清扫同一般根治术。
2.放射治疗
用电子加速器,及60钴治疗机作体外照射,目的在于杀灭原发癌块和转移性淋巴结内的癌细胞。放疗后,有些癌块缩小,使原不能手术的乳癌转化为可以手术。临床上更常用于腋淋巴结3个以上转移的术后病人,或内侧、中央病灶伴腋淋巴结转移的术后病入。对于骨转移病人,放射疗法减轻局部疼痛的效果较好。
3.放射治疗
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晚期乳腺癌姑息性内分泌治疗以手术为主,如卵巢、肾上腺、垂体切除,以达到部分病人症状缓解。八十年代内分泌治疗,以药物取代手术趋势。内分泌治疗大多用于晚期乳腺癌小知识:乳腺癌高死亡率地域首要集中在东海岸,而黑人妇女乳腺癌高死亡率地域却分手在中西部区和东部部门州(Pickle,1990)。
我国各民族之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水平也有较年夜分歧汉族病发率比少数民族高;在少数民族中,又以蒙古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较高,藏族最低。
(5)移民关系
Anth0ny等(1995)综合了七个有关加拿年夜、澳年夜利亚、美国的中国移民乳腺癌病发及死亡的资料报道第一代移民妇女乳腺癌病发率或死亡率均较着较当地人低,但较原国籍人群高。Y0ul等发现第一代移民病发率介于中国地域和美国人之间,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并认为这可能和脂肪食物量增添有关,而第二代移民和第一代移民对比,不管病发率或死亡率均没有较着升高,并猜想和传统文化沿袭性有主要关系。但环境身分不容轻忽,McPhers0n(l994)报道夏威夷日本移民经过一代或两代尔后,乳腺癌的病发率已接近当地水平并认为环境身分较遗传身分在乳腺癌发生的进程...的姑息治疗,也可作为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中期病人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常用药物简单介绍如下:
(1)三苯氧胺(TAM)
雌激素受体抑制药。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阳性病人效果尤佳。用于绝经后中、晚期乳癌。对软组织转移治疗效果优于骨转移,一般20mg/日。
(2)氨基导眠能(AG)
拟肾上腺切除药物,加用氢化考的松,适应症同前。对骨、内脏转移有一定疗效,一般50mg/日。
(3)甲地字酮
对骨、软组织、内脏转移的绝经后晚期病人适用,尤ER( )、PR( ),剂量20mg/次,每日四次。
(4)甲孕酮
适应症同前,此药理更优于上药,常用剂量500mg-1000mg/日。内分泌治疗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癌。内分泌药物也可配合手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使用,有一定毒副反应,要加强观察。尽量用于ER( )、PR( )绝经后的病人。
4.化学药物
适用于术后有淋[FS:PAGE]巴结转移的ER、PR阴性病人或姑息性手术的晚期病人。或在术前、术中或术后应用,预防因手术挤压而引起扩散。临床常采用联合化疗CMF、CMFVP、CAF方案。CTX100mm/天×14日,口服,(或CTX600mg/m2,第1,8日静脉注射),MTX40mg/m2,第1,8日静脉注射,5Fu600mg/m2第1,8日静脉注射,每28日重复,共用6——12个周期。CMFVP方案系CMF方案加VCR1mg/m2/周,稀释后静脉滴注,Pred 30mg/m2/日,15日后递减口服。CAF方案:CTX400mg/m2第1日静脉注射,5Fu400mg/m2第1,8日静脉注射ADM40mg/m2,第1天静脉注射,每28日重复,共计8个疗程。化疗期间注意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与全身毒副反应,尤应密切注意药物对骨髓的抑制,白细胞少于4000,血小板小于8万停药,化疗期间需加强支持治疗。
5.中药治疗
抗癌制剂可有效控制癌瘤转移和复发,配合放、化疗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即使已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的晚期患者,也可控制癌瘤生长和转移、减除癌痛、改善症候、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带癌生存期。
乳腺癌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临床对早、中期病人以手术为首选,中晚期病人以综合治疗为妥。
按乳癌临床分期,一般采用以下治疗方案:
Ⅰ期乳癌:
采用根治性手术为主。术中、术后病理检查,如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应加作锁骨上及胸骨旁淋巴结区域放射治疗。最近有的学者主张在早期乳癌仅作乳腺部分切除或单纯切除并清扫腋窝淋巴结群,或行保留胸大肌的改良根治方法,或同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Ⅱ期乳癌:
采用根治性手术。如癌肿位于乳房内侧象限者,可考虑作扩大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或化疗。
Ⅲ期乳癌:
原则上应采用以放射疗法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有人主张先作放疗,再行手术治疗。对有溃疡的癌块可考虑作单纯乳房切除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内分泌治疗。
Ⅳ乳癌:
以内分泌、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治疗为主,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1.手术治疗
(1)乳癌根治术
切除整个乳房,包括肿瘤周围3-5厘米的皮肤及乳房周围脂肪组织及胸大、小肌及腋窝和锁骨下所有的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提倡薄皮瓣,术中尽可能避免挤压癌块,以免癌细胞扩散。
(2)扩大根治术
除了上述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组织外,将乳房同侧的第二、三、四肋软骨,内乳动静脉和胸骨旁淋巴结与胸大小肌和乳房连在一起整块切除。主要用于乳腺内侧象限及中央区的乳癌。
(3)改良根治术
适用于Ⅰ、Ⅱ早期的病人,术式同根治式,主要区分为保留胸大肌或同时保留胸小肌,腋窝清扫同一般根治术。
2.放射治疗
用电子加速器,及60钴治疗机作体外照射,目的在于杀灭原发癌块和转移性淋巴结内的癌细胞。放疗后,有些癌块缩小,使原不能手术的乳癌转化为可以手术。临床上更常用于腋淋巴结3个以上转移的术后病人,或内侧、中央病灶伴腋淋巴结转移的术后病入。对于骨转移病人,放射疗法减轻局部疼痛的效果较好。
3.放射治疗
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晚期乳腺癌姑息性内分泌治疗以手术为主,如卵巢、肾上腺、垂体切除,以达到部分病人症状缓解。八十年代内分泌治疗,以药物取代手术趋势。内分泌治疗大多用于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也可作为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中期病人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常用药物简单介绍如下:
(1)三苯氧胺(TAM)
雌激素受体抑制药。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阳性病人效果尤佳。用于绝经后中、晚期乳癌。对软组织转移治疗效果优于骨转移,一般20mg/日。
(2)氨基导眠能(AG)
拟肾上腺切除药物,加用氢化考的松,适应症同前。对骨、内脏转移有一定疗效,一般50mg/日。
(3)甲地字酮
对骨、软组织、内脏转移的绝经后晚期病人适用,尤ER( )、PR( ),剂量20mg/次,每日四次。
(4)甲孕酮
适应症同前,此药理更优于上药,常用剂量500mg-1000mg/日。内分泌治疗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癌。内分泌药物也可配合手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使用,有一定毒副反应,要加强观察。尽量用于ER( )、PR( )绝经后的病人。
4.化学药物
适用于术后有淋[FS:PAGE]巴结转移的ER、PR阴性病人或姑息性手术的晚期病人。或在术前、术中或术后应用,预防因手术挤压而引起扩散。临床常采用联合化疗CMF、CMFVP、CAF方案。CTX100mm/天×14日,口服,(或CTX600mg/m2,第1,8日静脉注射),MTX40mg/m2,第1,8日静脉注射,5Fu600mg/m2第1,8日静脉注射,每28日重复,共用6——12个周期。CMFVP方案系CMF方案加VCR1mg/m2/周,稀释后静脉滴注,Pred 30mg/m2/日,15日后递减口服。CAF方案:CTX400mg/m2第1日静脉注射,5Fu400mg/m2第1,8日静脉注射ADM40mg/m2,第1天静脉注射,每28日重复,共计8个疗程。化疗期间注意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与全身毒副反应,尤应密切注意药物对骨髓的抑制,白细胞少于4000,血小板小于8万停药,化疗期间需加强支持治疗。
5.中药治疗
抗癌制剂可有效控制癌瘤转移和复发,配合放、化疗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即使已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的晚期患者,也可控制癌瘤生长和转移、减除癌痛、改善症候、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带癌生存期。
其他文章阅读 怎样治疗脚气?西医称脚气为“脚弱”。并把它分为干脚气、湿脚气。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干冷脚气、湿毒脚气等。这里我们依照西医对于脚气的分歧分类,进行分类介绍治疗方式。怎样治疗脚气(一)1、干冷脚气证:首要症状暗示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湿润糜烂,瘙痒,或浸淫流黄水,或红肿溃烂蜕皮,甚至脚趾肿胀,舌红,苔黄,脉沉或无转变。其治当清热燥湿,温化止痒。可选用苦参矾石汤,既可内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