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
科室介绍

该科组建于1956年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由两个常规病区、一个康复病区和创伤骨科实验室组成,共有床位120余张,我科年平均门诊量五万余次,年平均出入院约三千人次。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135医学重点学科和江苏省第二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除江苏省重点专科必备技术标准项目均已常规开展外,着重致力于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80年代,在唐天驷教授的领导下,率先在国内倡导应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誉为我国脊柱外科一大里程碑。而后又相继研制了APF、PSSF、SF、Torch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得到国内同道一致好评,并迅速在全国许多省市推广应用。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肿瘤、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脊柱外科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董天华教授的带领下,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机制、修复过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取得可喜的成绩;全髋、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关节周围疾患等已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骨科在脊柱和关节方面同时也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近五年来,骨科获得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由唐天驷教授、杨惠林教授主持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荣获200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该课题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2篇,其中在中华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1篇,在SCI发表文章3篇。主编(译)参编专著17部,获国家专利9项,其学术水平及科研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成为全国第一批被国家授予硕士点的单位之一,1986年被国家授予博士点,1994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长期以来我科已经为全国各省市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骨科人才,如邱勇、郑召民等已成为当地甚至全国骨科专业的专家。此外,我科还承担着第二周期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脊柱与髋关节学习班及江苏省省级骨科进修班的教学任务,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骨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