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也要善于巧“施肥”

2007/11/3 来源:a-A+

 


  荤食并非“大灰狼”

  众所周知,荤食营养丰富, 口感也好,但脂肪含量高,故常限食。不过,儿童绝对不能像成年人那过多的吃素,因为荤食在供给能量、促进脑发育、促进脂容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方面功不可没,特别是荤食中才有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孩子体格和智能发育的“黄金物质”。脂肪对某些维生素的溶解、吸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维生素A、D、E、K都是溶解在脂肪里的,如果饮食中脂肪量过少,就影响了这些维生素的吸收,时间久了,就可以引起这些维生素的缺乏症。例如,维生素A缺乏时,儿童人体的生长发育就要受到影响,皮肤会逐渐变得干燥,鳞屑增多,头发缺乏光泽,甚至稀疏脱落,指甲不平或变脆,同时还可引起角膜软化,干燥性眼炎、夜盲症等。维生素E缺乏时会使孩子皮脂肪腺萎缩,导致皮肤过早老化。维生素D缺乏时会阻碍孩子对钙、磷的吸收,引起佝偻病。维生素K不足可影响小儿肝脏合成凝血酶的功能,引起广泛性出血。

  所以儿童食谱中的脂肪含量绝不可少。在餐桌上,应当鼓励孩子适当多吃些奶油、畜肉、鱼以及禽肉等。

  零食巧补正餐之不足

  有人往往把吃零食归于不良习惯,一点不给孩子。与此相反,又有一些父母却一味满足孩子的口味,要什么给什么。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实,科学地给孩子吃零食是有益的。美国专家为此做了大量调查与研究,认为零食能更好地满足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调查中发现,在三餐之间加吃零食的儿童,比只吃三餐的同龄儿童更易获得营养平衡。孩子从零食中获得的热量可达总热量的20%、获得的维生素占总摄食量的15%、获得的矿物质占20%、获得的铁质占15%。这表明,零食已成为孩子获得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然,零食毕竟只是孩子获得营养的一条次要渠道,不能取代主食,应在量上加以限制,在品种上也应进行选择。父母不妨上午给孩子吃少量热量较高的食品,如2—3块巧克力、1块蛋糕;午睡后喝一点热开水;下午给吃一点水果和带壳类的小食品。晚餐后不要再给孩子零食吃,睡前喝一杯牛奶为宜。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吃零食前先洗手,吃完后刷牙或漱口。

  鼓励小儿吃硬食

  要根据孩子牙齿的发育情况,适时地给一点具有一定硬度的食品,增强其咀嚼功能,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日本的一位教授经研究认为“咀嚼能力强的孩子都很聪明”,因为咀嚼可使面部肌肉活动增强,进而加快头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使脑细胞获得更充分的氧气和养分。试验资料表明,咀嚼墨鱼片时脑血量平均增加21%,咀嚼布丁时平均增加16.5%。勤咀嚼还可以增强咬肌活动,惠及视力发育,常吃不需咀嚼的软食的学生,视力差的特别多,这一点也已为日本的一位教授的研究所证实。咀嚼对牙齿也是一种锻炼,并能使牙齿自洁,从而可减少牙周病、蛀牙、牙菌斑等的发生率。硬食的种类,当以水果、胡萝卜、豆类、带壳的小食品为宜。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lady/a/20071103/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