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调查:超三成国人睡眠质量不及格

2014/3/2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最好的睡眠安排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时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胆的排毒,应熟睡。

凌晨3~5点,肺的排毒,应熟睡。

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

10种有助睡眠的食物

食醋:劳累过度后,可用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中慢服。

糖水: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时,可饮一杯糖水。

牛奶:牛奶中色氨酸是人体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可使人较快地进入梦乡。

水果:过度疲劳而失眠的人,临睡前吃苹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劳。

面包:失眠时吃点面包,能助眠。

小米:小米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有安眠之效。

鲜藕:取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安神入睡功效。

葵花籽:每晚嗑一把葵花籽可助眠。

莲子:每晚睡前服用糖水煮莲子可助眠。

大枣:每晚用大枣30~60g,加水适量煮食。

专家:睡眠不在多少

质量最关键

本报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都有着睡不着的痛苦。为什么睡不着?睡多少、什么时候睡才算正常呢?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张天布说,睡多少不是绝对的,应该因人而异,睡眠质量才是最关键的。

睡不着分主动和被动原因

张天布介绍,在医院心理科门诊,每天接诊近40位患者中,有七八位患者是伴随有睡眠障碍的。睡眠障碍分为主动原因和被动原因。主动原因,基本是过度娱乐所致,比如彻夜打网游、玩手机,使得生物钟紊乱而睡不着觉。

而被动原因睡不着的患者则较为痛苦,想睡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着急。这类人群要么身体有疾病,比如疼痛、发烧;要么身体代谢紊乱;还有一类没有直接身体原因的,基本属于“日有所思,夜里难寐”类的,也就是工作或生活压力较大所致。这类患者在问诊时,基本会存在例如家里近期有事发生、孩子高考或者经济状况窘迫等原因。

张天布提醒睡眠障碍的患者,就诊前应先做个简单的自我判断,找准对应的专科,能更准确找到“病根”。

有规律地作息才是重点

张天布说,睡多少,什么时间睡,这些问题其实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因人而异。从医学角度分析说,普通人晚上睡眠时间只要不低于7个小时就可以,最好在12点前就寝,尽量少熬夜。

至于几点前入睡,要视个人情况而定。判断一个人睡眠质量好不好,则取决于他次日起床时的精神状态,只要他精神状态好,就算稍微晚点睡也没有关系。

人的自然睡眠时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的,比如婴儿时期每天睡17个小时,而老人瞌睡少,有的才睡五六个小时。就寝的时间更是因人而异,比如年轻人睡得就比较晚,而老年人就寝时间就比较早。

“睡觉时间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睡眠质量要有所保证。”张天布着重提醒,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这段时间睡眠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包括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在几点几分上床就寝,规律是指应该遵照个人生物钟的运行,如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起床,都应有固定习惯,不要轻易改变。

睡不着“数羊” 未必科学

许多市民应对失眠各有许多“招数”,比如睡不着的时候数羊、睡前泡热水澡、听音乐等。张天布表示,这些方法其实就是心理上的一种安慰,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失眠症。

张天布说,睡觉最为关键的是让大脑休息,如果因为失眠去数羊或者听音乐,就无法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和放松,从而进入睡眠状态。因为“数羊”时,大脑要处于计算或者分析的工作状态,脑垂体等颅内腺体睡眠物质分泌不足,根本无法产生睡意。

而一般在使用过热的水洗澡后,人体的各类神经反而会处于兴奋状态,也不利于睡眠,所以洗脚、洗澡时水温适中最好。此外,临睡前过量、剧烈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lady/a/20140321/990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