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中的各种交易大都需要借助钱币完成,所以钱币表面的卫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钱币流通性强,流通过程会经多人转手,接触多种环境,所以往往会沾上很多致病细菌,这些细菌的数量、种类会因地区、钱币类型、钱币面值而有所差异。香港城市大学研究显示,每张人民币平均含菌量 17.8万个,5角、1元、1角面额的纸币,每张附带的菌数更高达1800万个,在亚洲众多币种中“鹤立鸡群”。人民币在流通过程中接触人员众多,层次复杂,已成为致病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健康专家对钱币上的细菌做了详细的检测,结果显示,由于反复使用,多数钱币都会受到细菌污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是钱币上最常见的细菌。
砧板——细菌最易侵入人体
砧板之所以成为细菌藏身的优良场所,是因为板上凹凸不平的刀痕里,充满营养物质,又阴暗潮湿,非常适合细菌的生存繁殖。据测定,每平方厘米的砧板上,有葡萄球菌200万个,大肠杆菌几万个;尤其是切海产品后,产生的一种链球菌,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抹布——细菌交叉传播“神器”
厨房里的抹布并不会比砧板干净多少。也要经常更换或消毒,过于油污的抹布要及时淘汰。如果一块抹布既擦拭台面、水池,又擦拭刀具、碗碟等,那简直就是细菌交叉传播的“神器”!
为了避免这些细菌对人身体造成危害,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这些细菌聚集地的清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