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宝宝篇
摔伤
擦伤是宝宝最常见的外伤,一般伤势比较轻,伤口较浅,面积较小。王西富建议,如果伤口处特别脏,沾有泥土、沙粒等,可先用清水冲洗,若身边没有自来水,可用饮用水。然后再涂抹碘伏进行消毒,如果身边有抗菌素软膏也可以涂上,有预防感染的作用。最后,可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伤口,小的创口可贴上创可贴。
扭伤
宝宝扭伤踝关节是常见的,家长通常的做法是马上擦点药油、揉一揉。王西富提醒,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这样会让扭伤处肿痛加剧。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活动,冰敷20分钟,然后加压包扎减轻肿胀。休息的时候最好抬高扭伤的关节,扭伤48小时之后才可以热敷。
骨折
宝宝最容易出现骨折的部位是前臂和小腿,骨折后宝宝不能再运动,应尽快上医院治疗。在送医院的路上,要注意把骨折处进行固定,避免二次创伤。
专业的固定要使用两个夹板来固定,夹板的长度要超出断骨两端的关节,如果身边没有夹板,可以用两个硬纸板甚至两条树枝都可以,放在断骨的两侧,并用绷带或布条进行捆绑。若是手臂骨折,最好用领带或围巾打结后套在脖子上,然后将骨折的手臂挂在胸前,这样手臂可以紧贴着身体,避免摇动。如果是小腿骨折,可以将这条腿与另一侧好腿捆在一起,来进行固定。
蜇咬伤
户外游玩,若宝宝不慎被蜜蜂、马蜂、蚂蚁、蜈蚣等蜇咬,家长首先要检查宝宝的伤口处是否残留有毒刺,若有,先将毒刺拔出来,然后用清水冲洗,这样可以稀释毒液,减轻毒液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最后用冰袋冰敷,没有冰袋的可以用冰箱里的冰块或冰棍。
若宝宝只被蜇咬一两处可以自行处理,如果宝宝被蜇咬的部位比较多,在紧急处理完后,应立即送医院,在医院里进行观察。昆虫蜇咬可能引起宝宝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迅速蔓延的风团样皮疹、呼吸困难、头晕、冷汗、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危及生命。应早期识别,迅速救治。
割伤
宝宝在接触到锋利的物品时,易发生割伤。割伤的伤口较深,通常会损伤到血管,出血较多。这时首先要止血,可用一块消毒纱布放在伤口上,用力按住一段时间即可止血。如果身边没有消毒纱布,可用相对干净的布(如手绢)按住也可。止血后到附近的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并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缝针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Tips:
1、在用纱布加压止血的时候,不要时不时掀开纱布看看,这样不利于止血。
2、在一些户外网站上,有教驴友用止血带在割伤处的上方进行结扎止血的方法,王西富表示,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最好不要用这种方法止血,因为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结扎的肢体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断指
别以为断指这种事很罕见,就在二十多天前,一航班上一个3岁宝宝的手指就被家长调整座椅时给夹断了,航班不得不返航。发生断指后,首先要检查宝宝其他部位有无出血,要根据出血部位紧急止血,防止休克;其次,正确处理断指很重要。手指未完全断离,仍有一点皮肤或组织相连,为避免手指坏死,务必小心妥善包扎保护,防止血管受到扭曲或拉伸。如手指已经断离的,可将断指用干净的布巾(消毒纱布最好)包裹,外面用塑料薄膜密封(若没有塑料薄膜,可以放在一个塑料袋内,再把口扎紧),然后放在容器里,周围放上冰块(断指不可直接与冰块或冰水接触,以防冻伤变性)。赶快转送宝宝到附近有再植条件的医院。
烧烫伤
外出游玩时,篝火、饮水机、汤水等都可能是导致宝宝烧烫伤的“元凶”。除了较轻的烧烫伤可自行处理外,其他的烧烫伤建议到医院专科诊治。但现场处理也非常必要,要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20分钟以上,有止痛的作用,还可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温度,避免对皮肤的损伤进一步加重。若没有流动的清水,将宝宝的烫伤处泡在水桶或水盆中也可。注意不要泡在冰水中,也不要冰敷,这可能加重损伤。
还要提醒的是,不要在烫烧伤部位涂抹牙膏、草药等,这样做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Tips:
1、有孩子的家庭,在外就餐时最好选择没有桌布的餐台或撤掉桌布,以防因孩子拉扯桌布,桌上滚热的汤水扣翻下来,烫伤宝宝。
2、酒店洗手盆的水龙头大多有冷热水,家长最好调节好水温后再让宝宝使用,以免烫伤。
磕断牙
宝宝追逐打闹或摔倒时,都有可能磕断牙。断牙后,若口腔内有出血,可让宝宝咬住一块纱布进行止血,这时不建议漱口,漱口可能会将血凝块冲出来,不利于止血。然后进行断牙的处理。
当脱落牙沾满尘土被污染后,最好用生理盐水冲洗,无生理盐水则可用自来水冲洗,切勿擦洗,更不能用消毒药水擦洗牙根,或除去牙根外围的柔软组织。这样会破坏牙根表面的细胞,这些细胞是再植牙成功的重要因素。再及时把断牙放在湿润的环境里,如矿泉水、牛奶、生理盐水等,要是没有上述条件,亦可以含在口里,千万不要用纸巾包裹,以免断牙因干燥受损。尽快赶到医院,断牙后的30分钟内进行治疗成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