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体质要注意防范冠心病

2015/4/26 来源:腾讯网a-A+
   吃完饭后,心脏输出的血流会大量聚集到胃肠部位来帮助消化食物,而供应心肌本身的血流减少,血液的重新分配,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而心绞痛是冠心病症状之一,因此,饭后心绞痛可能是冠心病。

心绞痛是现在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生与发展主要是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有关。多发作于白天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少数不稳定性心绞痛可在夜间或静息状态下发作。很多人在餐后会心绞痛,如果患者频繁在餐后发生心绞痛,说明冠心病病情比较严重。

餐后心绞痛是发生在冠心病基础上的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冠状动脉疾病。人们吃完饭后,心脏输出的血流会大量聚集到胃肠部位来帮助消化食物,而供应心肌本身的血流减少,血液的重新分配,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另外,餐后心肌收缩加强、需氧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多、负荷加大等也都可能是发生餐后心绞痛的重要因素。

当餐后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应该及时服用硝酸酯类的药物,必要时还要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吃得不是太饱,而且连续餐后发生心绞痛,那么就更需要引起警惕了,这是冠心病病情严重的信号,应该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结果可择期进行介入性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的8个药物疗法介绍

1、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心绞痛一种常规药物。我们大家都很常见的一种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最好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免减少耐药性。

2、抗栓凝药物:血液中的凝血酶和血小板的作用是血栓形成中相互促进的两个主要环节,因此抗栓治疗主要针对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3、β-阻滞剂: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一线用药,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50~100毫克/日、阿替洛尔25~50毫克/日、比索洛尔康可2.5-5毫克/日和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6.125-12.5毫克/日、阿罗洛尔阿尔马尔10毫克/日等。上述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可选用其中一种。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lady/a/20150426/108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