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张“明性片”

2008/3/25 来源:a-A+

  提到性教育,家长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性生理(Sex)教育,在中国传统思想的荫蔽下,这的确是一个令很多中国家长头疼的问题。性生理(Sex)教育该怎样进行,以及它的缺失造成的诸多问题,都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性教育的实施越早越好。家庭中温馨和谐的气氛,父母之间及与子女之间的所有亲昵行为都是给孩子最好的性教育。如果孩子从小就懂得性是一件好事,是正大光明的事,那么他就倾向于发育成正常、健康、幸福的成年人。

  性生理教育是要结合性别角色(Gender)教育来进行的。而这个方面往往被教育者所忽视。所谓性别角色教育,是使不同性别的人与社会关于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比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社会建构论认为,人的生理性别是天生的,即两性生理机能上的差异是先天性的;心理性别则是与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它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取决于从儿童期开始接受的成人的影响和教育。

  通过性别角色教育,孩子认识到自我,也认识到他人和环境,从而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建立自我的观念,如何尊重异性以及如何与别人交往合作。如果孩子在幼年时遭到性别认同障碍,以致性别认同模糊,性别角色紊乱,长大以后的性取向就很可能受到影响。在上文中我们已经举了这方面的例子。
$SplitPage$

  双胞胎兄妹志强和姗姗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带他们去游乐园,爸爸对珊珊说,因为爸爸是男生所以不能带姗姗去女生厕所。“那我呢?”志强问道。“你是男生啊,去厕所就不能让妈妈带。”对于这个“新身份”,兄妹俩觉得非常有趣,他们开始关心家里其他成员的性别,经常会把家里每个人都问一遍。

  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很注意培养儿女的性别角色意识。例如给志强的小人书是英雄故事,给姗姗的是《花仙子》;给志强买玩具枪、小汽车,给姗姗买绒毛玩具、芭比娃娃;教志强下棋,在切磋棋艺的过程中锻炼他的逻辑思维,教姗姗做收工,发挥她心灵手巧的优势。

  但是爸爸妈妈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向对方学习。比如家里突然停电,志强表现得很勇敢,帮爸爸妈妈找蜡烛,爸爸妈妈就高兴地表扬了他,还告诉姗姗要像哥哥一样勇敢;家里大扫除的时候,姗姗打扫得认真又干净,爸爸妈妈也会让哥哥向妹妹学习。两个孩子就这样在取长补短中健康地成长,大家都夸志强像个男子汉,但粗中有细;姗姗则是个新时代的姑娘,落落大方。
$SplitPage$

  这对父母的做法是正确的。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教育的性别趋同化,跟心理学研究中的“双性化”发展是不同的。性别没有优劣,但各有其特色,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这跟不分性别的同一化发展是两码事。教育的性别趋同化可能导向抹杀性别差异的发展,“双性化”发展则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基础上,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

  提倡家长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双性化教育,与我们的观点并不背离。提供给孩子与异性玩耍、自然交流的机会,使男孩从中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女孩则培养了勇气、自立精神及刚强的心理素质,孩子们既能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性别,又能善于吸收异性的优点,才是一种真正的性别平等教育。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上文我们提到的中性化风潮,特别是“超女”的火热流行,恰恰反映了中国女孩双性化的倾向,这是女孩走向独立的一种正常反映,是以前中国社会女性所没有遇到的问题。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love/a/20080325/5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