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交者们自白其内心世界

2010/5/13 来源:39健康网a-A+


  

  个案一

  阿强24岁,样子长得不怎麽帅,工作薪水也不高,但他就是有办法让很多女孩子喜欢与他出街、吃饭、看戏┅┅。一段时间过後,他说不快乐,因为失去爱的能力,又对女性没信心。

  个案二

  Joyce是热情大方的女孩,换男朋友如换季节衣,5年里她宣布了3次要结婚,却次次以失败告终。

  何谓滥交

  不要误会,你拥有很多形形色色的男女性朋友,就是滥交。

  其实,滥交的定义是∶一个人可以很随便的与身边的异性甚至同性,发生性关系。

  日前,2000年杜雷斯(DUREX)性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人民首次性行为年龄平均在20.5岁,每人平均有4.6名性伴侣,这样的趋势令人担忧,也促使我们反省;这个年龄的男女既不适合结婚,也没有能耐组织家庭。

  为甚麽选择滥交

  我们可以与许多人为友,但能够正常发展而且保留长久关系的,往往是那种不为欲望而折服的性态度。

  人选择滥交的主要原因是孤单──你活在经济挂帅又急速发展的国家,同时活在没有绝对价值标准的後现代社会;既处于强劲的竞争压力下,自我形象又无法提升。

  你不甘愿封闭自己,被人冷落排斥,只好找寻一种能令自己舒服,而又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关系。

  滥交,就自然成为不敢与人深交又渴望情感滋润的人的出口。

  这种关系,一来不需要努力经营,好来好去,二来可以随时享受肉体结合的依附感觉,三来在“猎艳”的过程会带一点新鲜感与刺激。

  必须承认,无论少年、青年、中年,男人女人,都有性欲,分别在於有人知道如何抒发和处理,有人不会处理又不舍得放弃短暂的快乐。$SplitPage$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甚麽说人的滥交,与对性的好奇有关;没有性伴侣的人,找不到正确的纾解性压力之道;有性伴侣的人,由于得来太容易,很快就会觉得不“新鲜”,甚至淡而无味。

  加上感情基础不好,男的不愿意被女的捆绑,女的不愿被男的痴缠,只是失轨(性欲的正确轨道是健康的婚姻)的性欲火种被燃点了,只能惯性的以机械化的性行为解决。所以,滥交也变成一种失控的惯性作用。

  有报告指出,滥交的人通常对感情事务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当然,正确的次序是意志薄弱的人,比较容易卷入滥交的旋涡。

  因为意志力薄弱,而环境刺激强烈,特别是一般的传播媒介讯息、广告常常以被扭曲的性引诱人参与他们的节目,购买他们的产品,所以滥交也被合理化与美化了。

  我们相信有些选择滥交的人,起初是清纯的。可惜他们在寻找能够满足自己在情绪上的渴盼的对象时遇人不淑又误入歧途,慢慢的也就变得不在乎了。

  另外选择滥交的人,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一群;当中有人是为著感情受过伤害而自甘堕落进行报复,也有人会为自己的不成熟伤害了别人而自我报复。

  曾经在原生家庭目睹错误的男女关系示范;父母的婚姻关系紧张,他们害怕自己重蹈覆辙。

  只有少数人滥交纯粹是自命风流不羁要以享乐主义在世间潇洒走一回;这反映他们的不成熟。

  滥交的後果

  滥交可能是一种正在进行时很快乐,但是过一段时间,往来时路看,常常觉得荒谬而肤浅的行为。$SplitPage$


  因此,滥交的人,享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满足性行为”以後,内心会自责内疚,进一步扭曲自我形象;一直沉沦在快乐和失落的循环,很多人会放任自己继续堕落。

  担心性病。特别是当前爱滋病阴影笼罩,人人自危,如果滥交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更乱,而进一次又凑巧忘记戴上好的安全套,那样的惶恐和焦虑,可以把人折磨得精神崩溃。

  另一种滥交过後比较真诚的挣扎是,当自己定下心来,要找一个女人或男人,认认真真发展关系,却发现自己很难进入状况,因为性滥交的人一般不会找以前的“同行”结婚。

  可是,如果不找同行,女的就开始担心因为自己不是处女而被轻看;男的则挂虑日後容易挑剔太太在房事方面的“落後”。

  如何不陷入滥交

  如何才能不陷入滥交和感情失败的恶性循环?告诉自己,爱与性根本是不同的两回事;爱是有感情基础才能建立的深厚关系,而且往往能延续到天长地久。

  性只是情欲冲动就能进行的机械化动作,不需要深入了解和接纳的感情基础,往往来得快去得快,甚至莫名其妙。

  如果不想在感情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滥交无真心,最浪费时间),就要明智的告诉自己生命中长久而没有後遗症的价值,是一种有挑战性,可以为之挣扎、奋斗的恋爱过程。

  找寻生命的深度,告诉自己滥交是肤浅的,因为不能承担你的困境。你今天很寂寞,不是因为没有朋友,而可能是你不敢敞开自己去爱。

  但与你上床的人,他能了解你的需要吗?他可能明天就爬在别人的床上了,你说,你能够忍受多久,他又能留在你身边多久?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love/a/20100513/6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