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环避孕最早应用于“骆驼”

2014/12/20 来源:医网论坛a-A+
     1909年,德国理查德医生设计了世界上首个宫内节育器,将蚕丝弯曲成团状。1928年,德国恩斯特?葛拉芬贝格医生用几股蚕丝制成圈状,在圈外缠上银丝,放进子宫腔内,俗称为“上环”。
 
    宫内节育器的避孕原理至今还不确定。有专家分析,节育器是胚胎着床于子宫路上的“拦路虎”。女性卵巢排出卵子,在输卵管壶腹处受精,然后受精卵在输卵管里发育成胚胎,被排到子宫里。子宫是一块孕育生命的土地,宫内节育器则是一个“挖土机”,它不断动作、刮擦子宫壁,造成无菌性发炎。土壤被破坏了,胚胎就无法正常着床,避孕的目的就达到了。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节育器的形状不断更新,材料不断改进,副作用也越来越小,医学界更是已经成功推出四代节育器。目前,全世界约有8000万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国妇女。
 
    最初的节育器是圆形的,像一枚戒指,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能用几十年。后来,研发人员在中间加了些塑料支撑装置,再加上支撑杆,使其在宫腔里抵抗外力,避免了年龄增长、妇科疾病、宫腔畸形而造成的移位或扭曲。再后来,科学界发明了T形环,就像英文大写字母T。上面有两个杆,正好架在子宫三角形的顶端,正中间的竖杆还带一个尾丝,不易脱落,且容易取出。T形环的竖杆上也可以缠绕一些铜丝,以释放铜离子,增加避孕的效能。
 
    女性在安置节育器后,应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观察节育器的位置是否正常。如果出现腰疼,可能是节育器位置下移、刺激子宫肌肉收缩等,要及时看医生。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love/a/20141220/100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