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怎么办?

2016/4/22 来源:凤凰网a-A+
   骨质疏松六问:遭遇骨质疏松怎么办?

  1、怎样诊断骨质疏松和骨丢失?

骨质疏松诊断主要根据骨密度情况和是否有脆性骨折的发生,骨密度应该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测,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T-值≤-2.5SD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1.0SD

骨量丢失是指患者在病理情况下,或某些生理情况下,出现了骨组织内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引起胶原蛋白过度分解丢失,如女性绝经期,失重情况下,卧床引起的废用性骨丢失、甲亢、使用导致骨丢失的药物等,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骨代谢标志物来跟踪病情。这种情况下,骨质疏松的程度要根据患者的骨密度基线情况,如患者原来骨密度很好,但各种原因引起骨丢失,在初期骨密度可能正常但骨转换加速,一段时间后如6-12月后复查骨密度会发现与基线相比骨密度降低了,如果骨丢失的情况持续存在,骨密度将越来越低。

 2、维生素D使用原则、剂量,市面上有多少种?

维生素D可增加肌力、调节骨代谢,对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有协调作用,所以成为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用药,而且维生素D还有骨外作用,包括调节免疫、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预防肿瘤发生、调节脂肪细胞分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等,对维生素D的研究目前仍然非常火。有研究表明根据血25(OH)D水平的情况,对于骨组织有益的维生素D水平是20-50ng/ml,而对于骨外组织有益的维生素D水平为30-100ng/ml。所以,我们不管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首先应该将血25(OH)D水平达到20-30ng/ml,但其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维生素D缺乏,原因有大气污染、户外活动减少、肥胖、使用防晒霜等。

维生素D分为普通维生素D和活性维生素D,对于年轻肾功能正常的人群,使用普通维生素D就可以,每天服用800-1000IU,检测血25(OH)D水平观察有效性,还要检测血钙和尿钙,相对于活性维生素D,普通维生素D高血钙或高尿钙的发病率低。对于老年人(尤其65岁以上)或肾功能减退的人群,因为维生素D的转化活性降低,所以需要补充活性维生素D,如阿法骨化醇(日本的萌格旺、以色列的阿法迪三、国产的法能),每天服用0.5ug,或骨化三醇(瑞士的罗盖全、国产的盖三淳),每天服用0.25ug,活性维生素D对于长期缺乏维生素D肌力减退,下肢功能减退,肌肉疼痛的老年人见效快,而且对于有肾功能下降(肌酐清除率<60ml/kg.min)的效果好,但必须检测血钙和尿钙,因为个体差异,少数病人会出现高尿钙或高血钙。

3、钙剂的选择,多少种?

钙是骨组织的组成单位,也是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用药,老年人因为胃肠道功能减退和胃酸减少等原因,常常有钙吸收的障碍,所以补钙后会对骨骼健康有益。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有所谓的有机钙和无机钙,有机钙是指钙原子与有机的酸根结合,如氨基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等,无机钙是指钙原子与无机的酸根结合,如碳酸钙、磷酸钙等,有机钙吸收好,但因有机酸根分子量大,所以含元素钙少,而无机钙含元素钙高但吸收没有有机钙好,所以各有利弊,目前国内外最多用的钙剂主要是碳酸钙(如我们医院的钙尔奇D和朗迪),柠檬酸钙(如美信钙,但此种钙片国内已经不进口了,需要国外购买)。

根据营养协会的推荐,我们老年人每天应摄入钙质800-1200mg,上海居民饮食平均每天摄入钙质380mg,而1ml牛奶含有1mg钙,所以很容易算出应该通过保健品补充多少钙,然后决定吃多少。如何补钙说法不一,有的说应该睡前补,因为晚上容易抽筋,但补钙有三大原则是不能违背的,1)餐后服钙片(尤其碳酸钙);2)每餐最好摄入钙质300-400mg;3)补钙后应该饮水200ml。也不要盲目补钙,应该在3个月时到门诊检测24h尿生化,及时调整剂量,防止尿钙过于升高而使得肾结石的风险增加。

 4、误区,补钙与肾结石的关系?

补钙与肾结石的关系是很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从国内外的大型多样本的研究来说,每天钙质摄入<400mg或者>1800mg都有肾结石的风险升高,而且碳酸钙的风险比柠檬酸钙的风险高,但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必须补钙,所以我们建议补钙一段时间后(如3个月后)到门诊检测24h尿生化,及时调整剂量。从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高钠盐摄入、高蛋白摄入、高尿酸和高草酸都是肾结石的风险因素,甚至有些人群这些风险还要高于补钙的作用,或者相互协同,所以在补钙时应该个体化,具体病人具体分析。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love/a/20160422/129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