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费要涨 患者担心“被消费”

2011/3/7 来源:医网a-A+

  家人生病住院,尤其是长辈生病住院时,作为晚辈会觉得到医院照顾长辈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情。作为百事孝为先的中国人来讲,本该自己尽孝的事情却交给外人来做,患者家属或者患者自己能接受吗?看似“很美”的无陪护病房,市民不完全“理解”。更有专家尖锐地指出,如果无陪护病房在医院全面推广,将使优质医疗资源沦为富人的专利,这与医疗普及于百姓的发展方向相悖。

  臃肿低效的医疗体制对‘无陪护’病房的制约作用显著。护士反映,现在的护理工作太繁琐,太多的文书工作占用了有限的护理资源。――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

  如果无陪护病房推广开来,护理费用提高,会让更多的患者看不起病,即使是仅在大医院先推广,也有可能把更多的‘穷人'拒之门外,优质资源更多地集中到有钱人那里,成为专利。――医院管理者

  推广瓶颈护理费低肯定要涨

  正如记者在走访中所了解到的,新招护士增加人手是每个试点病房的推进手段之一,随之而来的是,护理费的上涨成必然。

  广医三院重症孕妇救治中心护士长罗太珍告诉记者,对病人家属利好的“无陪护病房”,部分医院在进一步推行时却遇到了瓶颈,目前偏低的护理费成为滞后点,譬如一级护理费才12元/天。“现在的护理费的确有点低,像一些可以收费的护理项目,如床上洗头洗浴,我们都没有收费,不敢向病人轻易收费。至于护理费应该由整个行业一起向物价局提出申请”,罗太珍表示。

  南方医院罗荣城副院长表示,今后在推广无陪护病房时,也会考虑由经过医院正规培训的护工配合护士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罗副院长坦言,关键是“谁掏钱”。而正在试行的几个试点科室,纳入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以后,目前是医院全额“埋单”,但最终还是要通过政府的物价政策,通过调整等级护理和各项专科护理的收费标准来真正解决“无陪护”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范玉滢直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的病患者多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病情又较重,承担不了无陪护病房的费用,无陪护病房如在脑科医院推行,将举步维艰”。

  范玉滢认为,无陪护病房专业化护理方向的理念目前尚未普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与病人家属的护理观念达不成一致。此外,偏低的护理费是推行的一大阻碍。“现在的一级护理费一天就12元,如参考北方推行的无陪护病房的护理费标准,一天的护理费将飙升至90元左右,这对于我院大部分经济状况不好的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包袱”。而护理费难以上升,护士便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市民担忧“被消费”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物价局正式复函安徽省卫生厅,同意收取无陪护护理费,并且核定一级、二级、三级护理的无陪护护理收费标准分别为每日40元、30元、20元。看来,如果未来无陪护推广开来,护理收费涨价成必然。

  有医院的工作人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护士和床位的比例真的达到0.7∶1后。那么床位和医院的工作人员的比例又是多少呢?不妨保守估计,医生和后勤、护工等勤杂人员是护士的两倍吧。这时,床∶医生=1∶2,每位工作人员拿3000元/月,这时,每张床的平均贡献达到200元每天时,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工资。这里面的50元可以由巡护费、输液费等凑到,剩下的150元是不是要以药养医啊。150/15%=1000元。所以,每天药费要达到1000元才够。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市民对其有可能涨价的护理费表示担忧,忧其“无形中被消费”。

  此外,还有市民提出疑问,“谁都想看好医生,但如果家里刚好有人照顾呢,我们是不是还要支付这笔护理费?”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a/20110307/35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