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家长发现,不少家长对于孩子间互相表白有些担忧,担心孩子早恋,不知如何处理。相比家长的担忧,孩子和老师对此事倒是有不同的观点。
孩子说
感觉“玩”的成分比较大
“他们就是瞎闹!”小明也是五年级学生,他告诉记者,他们班上也有同学间在互相表白,其实他也明白同学之间的表白是真还是假,但他觉得“玩”的成分比较大。“今天说谁喜欢谁,明天又换成谁喜欢谁。我们就当吃瓜群众,在群里看热闹!”小明不以为然地说。
乐乐曾在班上先后被班上两名男生表白,“我就直接告诉他们,我喜欢成绩好的”。
四年级的男生小剑上兴趣班时,也曾被女生表白。记者问他被表白后会怎么处理,小剑说:“她是通过微信发给我的,我没回她。之后,她又发了几次给我,我就直接屏蔽她。”
五年级女生娜娜也收到过同学的表白,娜娜说:“我会直接告诉他,我不喜欢你!如果他再说那些奇怪的话,我就告诉他的爸爸妈妈。”
五年级男生小可则表示:“喜欢就是要说出来,矜持已经不适合我们00后了!”
家长说
先淡化处理,留心观察再正确引导
不少家长都曾遇到过孩子间表白的事,各位爸爸妈妈都有不同的做法。
乐怡妈妈认为,孩子们其实并不知道表白是啥意思。“我曾单独找儿子认真地谈了一次,我告诉他,爱除了甜言蜜语,还是一种责任……”乐怡妈妈说,虽然看儿子似懂非懂的,但总要慢慢地向他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恋爱观。
点点妈妈也听女儿说过班里的绯闻,她都是听听而已,选择淡化处理。点点妈妈认为,家长太紧张,过于关注,反而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家长冷处理,孩子们也会慢慢淡忘这些“表白”。
“我发现女儿上了生理卫生课后,对两性话题特别敏感。”小丽妈妈说,有时大人的话语中有些歧义,女儿和同学们就会哄堂大笑。小丽妈妈也发现女儿在网上看言情小说,“我们立即没收了她的手机,要求她在家长的监控下才能聊QQ”。然而,小丽妈妈发现,女儿依然对男女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三角恋爱非常感兴趣,例如谁恋爱了、谁又分手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她。”小丽妈妈表示很迷茫。
乐乐爸爸则认为,孩子们的事,家长不要过分关注,留心观察再正确引导。其实,孩子们喜欢某一个人,无论从生理、心理上来说,都是一件正常的事。家长需要告诉孩子的是,喜欢是一回事,恋爱又是另一回事。
老师说
喜欢的情感很正常
但要进行引导
“孩子间互相表白并不奇怪,表现优秀的同学普遍受欢迎。”一名五年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女同学相对早熟些,她们从四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关注一些两性话题,有的还会主动对男生表示喜爱之情,而男同学则显得木讷一些。
“从生理学上说,9岁到14岁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出现性意识的萌芽。”南宁市某小学副校长尹琦告诉记者,这个时期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也就是说,孩子们还不确定这样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他们对某个孩子的喜欢,可能是喜欢对方的样貌,也有可能是喜欢对方的声音,甚至是喜欢对方优秀的成绩,只是很单纯喜欢,并不属于早恋。
尹琦认为,五六年级的孩子属于性发育阶段,需要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地沟通。家长发现孩子间互相表白,也不能过早地给孩子扣帽子。因为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效应,家长们越反对,孩子们越是要在一起,而且后果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