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罹患白血病 47天内大姐两度捐髓

2011/7/19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a-A+

  昨日上午9时,胡祥维不待吩咐,熟练地躺到病床上,伸出两只胳膊等医生扎针。47天前,她躺在同一张病床上,为胞弟捐出178毫升造血干细胞,期望这些“生命种子”能挽救弟弟聂学聪年轻的生命。可惜,这一次的努力只换来片刻好转。

  17岁的聂学聪是江夏第一中学高二学生,去年底因“胃痛”就诊,今年1月30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数次化疗无效,3月16日转入协和医院血液科。因起病急且重,只能做挽救性骨髓移植,但90%可能复发。

  聂家家住江夏五里界吴泗村,家有4个姐1个弟,3个姐姐都已在汉工作,月收入都只千元,四妹正在读大专。小弟病后,父亲聂道斌打电话叫回姐妹4人,听闻要捐髓救弟,四姐妹争先恐后。大姐胡祥维说,我是头生长女,身体底子好;19岁的四妹不服气,我年纪轻,捐出的骨髓肯定更有活力。

  相持不下,聂道斌只得先让大姐跟大妹先配型,最终胡祥维配型成功。结果一出来,她马上打电话给当时的未婚夫徐增强报喜:“我‘中奖’了!”徐增强也很高兴,随即请假预备到医院照顾她。那时,距离两人婚期只有1个多月。

  首次捐髓后大姐“裸婚”

  胡祥维与徐增强是高中同学,感情深厚,徐增强对妻子的家事知之甚详。胡祥维对丈夫一直心怀感激:“小弟得这么重的病,他还是对我不离不弃,支持我的任何决定,还为我小弟跑前忙后。”

  今年“五一”,两人按照原定婚期结婚,没有婚礼,只是“接亲”时放了几挂鞭。小弟病后仅一个月,聂家就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随后卖掉耕牛、猪、手扶拖拉机,还四处借债。54岁的聂道斌低头向女儿、女婿道歉:拖累你们了!徐增强却抢在妻子前面回答道:“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婚后,小夫妻一起在武昌杨家湾租房安家,胡祥维在武昌图书城当收银员,徐增强在东西湖一个工地跑工程。

  5月30日、31日,胡祥维首次捐髓。捐髓第二天,她就从家里给小弟送来热饭热菜,每天一次,风雨无阻。从杨家湾到协和医院要转一次车,路上至少得1个半小时,但胡祥维从来没有抱怨过。

  二次捐髓决定暂缓当妈

  与第一次一样,整个采集过程长达5小时,昨日下午14时许结束,胡祥维下床时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她告诉妹妹:“腿有点软,不得劲。”回到病房刚坐下5分钟,突然听到洗手间一片嘈杂,父亲聂道斌大喊,快来人哪!来人哪!胡祥维一跃而起,跑过去看到小弟歪倒在父亲怀里,一下眼圈就红了。

  协和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游泳闻讯赶来,还好,只是卧床太久,突然站立导致的站位性低血压,不碍事。一会儿聂学聪醒来,看到床尾的姐姐一脸焦急,调皮地朝她眨眼:“没事。”胡祥维却背过身去,低头擦眼角的泪。

  聂家四姐妹都十分疼爱这个小弟,他虽是家中来之不易的独子,却十分懂事。胡祥维说,家人的生日他都记得,没钱买礼物,就打电话送祝福。一家人难得团聚,每次都是小弟张罗饭菜,小小年纪从买菜到上桌,一人包办,姐姐们抢都抢不过来,小弟有句口头禅“姐姐们回来要享福”。说到这里,胡祥维哽咽难言。

  7月6日,医生发现小弟病情复发,通知胡祥维二次捐髓,再做一次干细胞支持。她记得当时脑袋“嗡”地一响,连声问医生,什么时间捐?

  徐增强昨日坦言,得知妻子在短短时间内要二次捐髓,有些意外,但依然是“必须的”。捐髓前,医生特地找夫妻俩谈话,注射动员剂对身体有影响,最好3年内不要孩子。

  胡祥维一口答应,但背地里多少有些失落,徐增强反过来安慰她:“我们都还年轻,先努力工作,为毛毛攒点奶粉钱也好。”

  大姐是“第二个母亲”

  小弟晕倒后,胡祥维不顾术后身体虚弱,忙着给他化糖水。游泳看在眼里,悄声说,这个姑娘不简单,简直是第二个母亲。他告诉记者,理论上短时间内二次捐髓对身体并无太大影响,但从医学伦理上却说不过去,“捐髓的首要条件是要充分保证供者的绝对安全。”

  更让人怜惜的是,两次捐髓期间,胡祥维根本没有休息,天天武昌汉口两头跑,从昨日捐髓后的状况看,她已经吃不消了。但今日,她还要再捐40毫升,第二次捐髓总共捐出140毫升造血干细胞。

  游泳说,第二次捐髓将给小弟带来50%的生机,但这需要资金支持。眼下,聂家为治病已经花费了60多万,其中借债十几万,下一步打算卖掉乡下老宅和6亩地,却苦于找不到买家。

  请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别让胡祥维的二次捐髓因无钱治疗,再次落空。救助电话:13971481595

  昨日下午15时,协和医院内科大楼血液科,27岁的胡祥维双臂肘关节贴着止血纱布,脸色苍白,斜靠在妹妹身上休息,眼睛却时不时扫过一旁的胞弟。为救这个小弟,她在47天内两度伸出双手,献出超过3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

  但据中华骨髓库规定,两次捐髓至少应该间隔一年。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10719/37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