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过程】
一、样品处理
将几组待测玉米除去蛋白质和脂肪,之后将样品分别装入事先标号的烧杯中。分别在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醚,将样品中的糖精钠提出。然后将烧杯放入沸水浴锅中将乙醚蒸干,再向残渣中加入0.02mol/L的氢氧化钠溶解残渣。然后加入硫酸溶液进行消化反应,在微火上加热后,当样品略微变色时,加入30%的双氧水继续加热10分钟左右待用。
二、参照液配制
1∶1的硫酸0.5ml和钠氏试剂5ml混合后制成标准溶液作为参照液。
三、样品比色
将处理过的样品分别加入5ml的钠氏试剂,放入比色皿中与参照物进行比色,得到数据后记录备用;
【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定得到数据列表如下:
样品 吸光值
太原街购得玉米 0.1887
小北街购得玉米 0.0134
快餐店购得玉米 0.0169
太原街购得的玉米吸光值较大,说明该玉米中含有糖精。其余两种数值虽然也为正数,但考虑到实验有可能产生的误差,数值基本可以忽略。
【结论与讨论】
“玉米中有一个品种为甜玉米,其果实的含糖量较一般的玉米较高,在品尝时能尝到淡淡的甜味,但像这种舔表面就能尝出甜味的却不太可能,这种很可能是加入了其他的添加剂。你仔细品一品,用糖精的甜玉米甜过之后还有一点苦味。这也是糖精的特点,消费者购买时可以仔细分辨。”刘爽告诉记者。
甜玉米添加剂,卖得老火了
【记者跟进】
记者来到和平区南四马路的食品添加剂一条街,在这里销售着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在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添加剂销售店里,记者一眼就看到了瓶装的玉米香精,它是一种透明的液体,被装在深褐色的瓶子里,每瓶售价35元。“街边儿上卖苞米的几乎全从我们这儿买这种香精,苞米刚下来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四五十瓶呢。”
随后,这名店员还给记者推荐另外一种粉末状的玉米香精,记者贴到鼻子上闻一闻,果然透出一股玉米的味道。“这个不仅能增味儿,还能加色,一瓶45元。用这个煮苞米,看上去嫩黄嫩黄的,特别好。”这名店员说。推荐完了玉米香精之后,这名店员又给记者配了几种添加剂,都是在煮苞米的时候添加的,说是搭配使用效果更好。配料表上大多有糖精钠、甜蜜素和鲜奶精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