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压力大
建小卡,有医院月增四成
社区医生:最近喜事多得离谱
孕妇怀孕三个月后,就会去社区医院建小卡,也就是说,今年8月份以后到社区建小卡的数量能看出多少孕妇在龙年生产。
记者选取了白下区三家社区医院以及建邺区两家社区服务中心进行调查,除了一家总体数量平稳外,其他都是增长或者快速增长。
蓝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马云负责管理孕妇小卡,她最近发现社区内喜事多得离谱。“卫生局发给我们的登记小本子,一张纸记12个孕妇资料,一般每个月四张纸都写不满,但是最近几个月来,屡次突破这个数字。”
马云翻着登记本说,如果按照预产期来排,明年2月出生的有49人,比往年增长30%,3月份出生的44个,比往年增长20%,到了5月份,达到了56人,比往常增长40%。明年6月份出生的,还没有来得及在这里建小卡,但是看这个趋势,绝对不少于往年。
马云说,往年400-500的建卡人数,从今年看,至少要600多个。“我做这个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从数据来看,2007年和2008年,可能由于生肖和奥运宝宝的关系,建卡人数非常多,往后两年又有点平淡了,今年八九月份后,突然又暴增,这么看来,龙的生肖确实有影响。”
这一现象不仅仅在一个社区发生,白下中医院负责小卡管理的医生说:“确实在小幅度增加。”
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增加了四分之一,而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增加了三分之一,平常二三十人,但是现在每个月增加到了40人左右。
白下区建中中医院是调查中唯一一个保持平稳的社区医院。昨天,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每个月基本稳定在25-30个之间,与往常相比,增长不是很明显,但是也没有下降的趋势。
南医大二附院申请加病区
护士长:上个月建大卡人数大增
社区医院如此,大医院则是今年下半年来突然紧张起来,床位一张难求,建大卡的孕妇也逐渐增多。
“9月份建大卡的人是1200多人,10月份是1300多人,11月份到目前为止是1200多人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朱蓉说,这个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0%左右,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妇幼搬了新大楼之后,病床数量增加了不少。
南医大二附院东院护士长褚志平告诉记者,今年九、十月份建卡的,差不多是龙年要出生的宝宝,现在确实是在增长的趋势中,上个月就有300-350人在建大卡,而去年和前年,每个月只有200多人,现在医院有三个病区82个床位,由于设施比较好,因此孕妇比较愿意东院,床位也是比较紧张的,忙起来有的时候也要加床。“我们也知道明年可能遭遇出生高峰,因此也向院方申请,准备加一个病区。这样一下子又能多出二三十张床位。”
同仁医院产科负责人介绍,今年还没有过完12月,建大卡的已经达到了180人,而去年全年不过才120人,虽然绝大部分建卡的是在龙年之前生产的,但按照这个趋势来看,龙年生产的宝宝少不了。
市妇幼保健院已制订预案
产科主任:有能力应对生育高峰
为了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龙年生育高峰,不少医院已经开始着手制订预案,以更好地服务孕产妇。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16楼,产科主任丁虹娟手里也拿着一张今年1到11月份产妇建卡的统计数据。她仔细分析之后表示,10月份的建大卡数和9月份相比并未多很多,后续的影响可能要等到过完年后才能陆续显现出来。
但是市妇幼还是制订了相关预案,“我们本着‘医患互信,服务改进’的宗旨,计划产科门诊明年将增开一个诊室。在病房数量上,市妇幼也还有一个‘后备力量’,目前的新大楼还有一层病房没有启用。如果入院人数比现在还多,将考虑启用,这样一来会增加60~100张床位。其次在软件上,目前产科医生的数量储备完全有能力应对‘生育高峰’,同时将加强产科医生的技术力量培训,做好准备。”丁虹娟说。
记者了解到,即使高峰年,南京医院的产房和病房也够孕产妇使用,有的医院,到现在床位还不是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