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摩拳擦掌,奶粉衣服价格节节高
法国巴黎银行消费领域分析人士米歇尔·马克认为:“龙年婴儿潮几乎是确信无疑的事情,它将促进婴儿奶粉、尿不湿及婴儿服饰等产品的消费需求。”他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父母有更多的财力花在孩子身上。
里昂证券亚太地区市场驻港分析师冯大为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婴儿出生,许多厂家已“做好充分准备在婴儿潮中大发其财”。
“你看看,光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附近就有多少家经营儿童用品的商店?”在医院门口看车的师傅,指着莫愁路上刚刚开业不久的婴幼童用品超市说。
市妇幼保健院所在的莫愁路和汉中路附近,记者估算了一下,在归德路上仅成规模的孕婴童用品店就有七八家,另外,还有数家儿童文化用品超市等。
附近一家孕婴商店里,孕婴产品各式各样,价格都不便宜。奶瓶分玻璃材质和PES材质的,好一点的要几百元。防辐射服好一点的则要1500元以上。
一名营业员告诉记者,最近东西卖得很好,“80后”父母很舍得花钱。
几百元一罐的奶粉、100多元一个的芭比娃娃、用塑料制成而价格上百元的飞机模型……“给自己买东西可以斤斤计较,但是给孩子买东西,我可不心疼,刷起卡来眼都不眨。”市民刘女士说。
张女士两年前生下了女儿柠檬,她告诉记者,最近婴儿用品价格明显看涨。
比如花王的尿不湿,当年130元一包,如今已经涨到180元。孩子喝的奶粉是雅培的,原来1罐200元上下,一岁以内维持着一周一罐的频率。现在雅培涨到了230元1罐。除此之外,衣服也在涨价,以前小孩的羽绒服200多元,现在肯定买不到了。
张女士还说,家里地方小,冬天都会在小区内专门的浴室内洗,“我们隔天洗一次,去年是15元一次,今年涨到了20元。”总之,和小孩相关的消费,都是“刚性消费”,这钱不得不花。
“就近入园”不容易,教育部门正做调研
“2011年南京预计有6.5万名新生儿,比去年多了七八千人。龙宝宝预计更多。”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戴兴海说,教育部门一直密切关注南京的新生儿人数,并且会针对变化进行提前调研,拟定积极的应对办法。
戴兴海说,“金猪宝宝”“奥运宝宝” 扎堆入托入园。“今年和去年的入园难家长们也都感受到了,特别是城区的家长选择更为集中,使得一些幼儿园的班额在扩大,但按规定又不能突破上限,所以要保证孩子就近入园就不容易。”
“南京现在每年都要求每个区县至少新建扩建两三所省优标准的幼儿 园,而且这些都是硬指标。”戴兴海介绍,规划部门也在针对出生人口的变化,对幼儿园的增加、布局的安排,甚至小学小班化未来的发展做调研,寻找更合适的应对方法。
他还表示,南京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相对比较充足。但如果新生儿出生率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再扎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现在家长们都特别肯定的小学小班化教育,就可能受到生源增加的影响。
“原本是觉得‘奥运宝宝’吉利,没想到一点也不幸运。”小班小朋友乐乐的妈妈说,为了女儿上幼儿园,自己简直像打了一场仗。
“去年上托儿所就不顺,好多幼儿园原来办托儿班的,都说因为小班人太多,停办托班改成小班了。我们只好每个月花近2000块上了一所民办托班,而且离家很远,得车接车送。”今年一过年,乐乐妈就给乐乐在小区附近的一所公办园登记,没想到都已经差不多招满了。后来,乐乐妈又托同学跨区找了一家幼儿园,到6月份才有消息。
乐乐妈说,前几年生孩子的同事、朋友都没有这样的烦恼,小孩就在家门口上幼儿园,下雨下雪的也不烦。
一位教育界人士说,“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待可以理解,但现实情况就是扎堆生孩子,加剧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竞争。入园、入学一直到就业,都有巨大的压力,问题是一连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