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失眠者会抑郁 医生记者警察等是高发人群

2012/3/21 来源:大河网a-A+

  白天低头打瞌睡,夜晚抬头数绵羊,睡个好觉竟成奢望,在校学生、职场白领陆续出现睡眠问题。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多睡一小时”成为公益主题。睡眠医学专家表示,城市娱乐生活丰富,长期剥夺睡眠时间可能引发慢性失眠,此外学生缺少睡眠将影响脑部发育。调查显示,47%的失眠人士会抑郁。失眠发生率在整个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为30%~40%。从行业来看,医生、记者、教师、软件研发员、警察等都是失眠高发人群。

  七成人存在睡眠问题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目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年门诊量为2万人次,其中有70%的人存在睡眠问题。

  “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多数学龄儿童普遍睡眠不足。”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何金彩称,对于学生群体而言,睡眠质量影响着他们大脑的正常发育。“学生的睡眠问题往往是睡不够。”何金彩教授表示,虽然学生的接诊率不高,但就诊的都是重症。

  睡眠不足常被误认为嗜睡

  近日,睡眠中心接诊了一名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患有“发作性睡病”的中学生,而经过医生诊断,她原是睡眠不足。

  该学生课余时间需完成大量作业,而周末还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平时,她听着课也能睡着。“我们最初以为她是发作性睡病,后来发现她每天才睡6小时。”医生说,对于一个正处发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每天6小时的睡眠远不够为她提供“睡眠营养”。何金彩介绍,一般来说小学生必须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间,而初中生需9小时,高中生则要8小时,“睡眠时期正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期,睡眠不足将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身高和免疫力”。

  长期舍不得睡可能导致失眠

  “下班回家,哄孩子睡着后,10点以后才是自己的时间,真舍不得睡。”市民朱小姐的一句感慨,竟得到不少人应和。何金彩称,睡眠门诊中有部分人因节律性睡眠而导致睡眠障碍,长期下来将患上慢性失眠。

  “凌晨不睡、白天后悔”。心理专家认为是现代白领中典型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类“夜猫子”白天压力大,到了夜晚多数会通过各种娱乐方式疏散压力,只有身体在劳累到不行时才休息。心理专家认为长此以往就演变成失眠。

  何金彩介绍,晚上10时—11时是最佳入睡时间,睡眠由浅入深,并经历有梦睡眠。“深睡眠帮助人体解压,有梦睡眠有助于恢复记忆力。”她表示,睡眠习惯不良、深睡眠时间太短,大脑无法解压,就会感觉还没睡着一样。

  心理专家建议,容易失眠的市民睡前应避免吃难消化或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多的运动,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而对于学生、白领来说,通过多睡一小时,延长夜晚深睡眠的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20321/56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