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油鱼有什么危害?

2012/4/19 来源:39健康新闻a-A+

  昨天,一则“家乐福油鱼冒充鳕鱼”的新闻在微博上快速转载。据网友“Triple颜”称,“在家乐福给宝宝买的鳕鱼,原来是油鱼,在欧洲被列为有毒鱼种,是禁止上市的,太坑爹了!”针对此事,家乐福昨日发表声明称,家乐福卖场内销售的是鳕鱼,而非油鱼。不少网友有疑问,如果误买了油鱼,那到底能不能吃?吃了对健康会有什么危害?

  油鱼含有大量难以消化蜡酯

  油鱼(中文学名:棘鳞蛇鲭;拉丁学名:Ruvettus pretiosus或中文学名:异鳞蛇鲭;拉丁学名: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属于蛇鲭科,是已知道含有大量难以消化蜡酯的两类较常见鱼类。根据文献记载,这些鱼类所含的蜡酯约为体重的20%。由于这两类鱼不会分解其膳食中自然存在的蜡酯,于是蜡酯囤积在体内,包括鱼皮和鱼肉。水域和季节变异均可影响鱼类中的蜡酯含量。

  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腹泻

  山东海洋与渔业厅渔业技术推广站李鲁晶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油鱼品种比较多,品质也比较差,价格一般不会超过20块钱,油鱼蜡质比较高,对人体直接危害不很大,但脂肪含量高,脂溶点比较高,到体内不容易被溶解,不易被吸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腹泻,吃进是什么拉出来是什么。

  据了解,油鱼所含的蜡酯在人体内不会被肠吸收,导致一些消费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例如迅速排出小量黄色或橙色油分;或严重腹泻,并有恶心、呕吐和头痛。然而并非所有吃了这些鱼类的人都会受影响。对蜡酯的敏感程度似乎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似乎完全不受这些鱼类影响,进食后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受影响人士一般会在进食鱼类后30分钟至36小时内出现症状,并在24至48小时内痊愈。

  在欧洲,油鱼被列为有毒鱼种,是禁止上市的,目前为止中国没有禁销的政策规定。

  给消费者的建议

  消费者应留意进食油鱼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如首次进食这些鱼类,应先进食小量以看看会否出现不适。

  如对出售的鱼类品种有疑问,应请卖方澄清。

  保持饮食均衡,进食不同种类的食物。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20419/59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