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考前挂吊瓶补氨基酸是浪费

2012/5/15 来源:新华网a-A+

  医网快讯摘要:日前,网络上一组湖北孝感某中学20多名高三考生在复习时集体挂吊瓶的图片引起关注。学校称,是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要求补氨基酸,以增强体质、补充能量,提高学习能力。考前一次性地大量补充氨基酸,真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吗?

  采访医生: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莫宝庆 副教授

  1 记忆的建立需要神经递质

  我们复习迎考或学习知识时,要反复地进行学习和练习,目的是想将知识变成“长时记忆”。而要建立“长时记忆”,需要“联络员”的帮助,而大脑中的“联络员”就是神经递质。

  大脑中每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都是独立的。一个个神经元通过向外伸出的小手——神经突触相互联结,形成了网络化的神经系统。突触的顶端有个囊,囊中贮藏着神经递质。当有外界信号传入大脑,让第一个神经元兴奋起来后(如,进行了学习),产生的电信号激活了神经递质,它立刻被释放出去,并立刻进入与之相联的另一个神经元顶端的囊内,并立刻导致电活动让第二个神经元兴奋起来,所产生的电信号又激活了藏在第二个神经元突触顶端的神经递质……

  如此这般,神经元一个个地兴奋起来,将信息传递下去,并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果上述临时性电活动反复进行(如学习过程中的反复练习和学习),便能逐渐诱发突触形态的改变、RNA-蛋白质合成的增加等,使记忆得以巩固与保留,便产生了“长时记忆”。

  由此可见,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神经递质功不可没!

  2 氨基酸合成了神经递质

  适当补充氨基酸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因为神经递质主要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如,谷氨酸是脑组织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氨基酸,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这些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增加有意义信息的传入,抑制干扰的信息的进入,也就是说,能让一个人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产生记忆。

  而对大脑有镇定作用、有助于记忆形成的γ-羟基丁酸、5-羟色胺,其原料则分别是谷氨酸和色氨酸。研究人员还发现,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也可能影响记忆的巩固。

  3 注射的氨基酸大都浪费了

  氨基酸在学习记忆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像孝感某些考生那样直接注射好吗?不妥!

  复合型氨基酸注射液中的氨基酸比例是根据人体需要精确配制的,其中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但为预防渗透压过高出现不良反应,往往一瓶中的总氨基酸数量不会超过20克,这个量正常人吃二两肉就能获得了。复合型氨基酸注射液一般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氨基酸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患者。

  正常人注射氨基酸,则会有负作用,首先,它会影响机体对氨基酸的利用。

  我们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进入机体后,被分解成很多种的氨基酸,而这些氨基酸,又会按照“人体氨基酸的模式”重新组合成蛋白质,以构建我们的组织细胞。

  病人注射氨基酸,以弥补机体的不足,那是需要的。但是,如果一个健康的人,平时饮食摄入的蛋白质基本上已经够机体需要了,再通过注射大量地补充,体内突然增多了大量的氨基酸。如此大量的氨基酸很难和“人体氨基酸模式”完全匹配,自然会影响机体对氨基酸的利用。

  再则,蛋白质的摄入和利用在体内有个“氮平衡”。

  我们的机体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之间保持着平衡,当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时,摄入的氮量和由粪、尿和皮肤排出的氮量相等,称之为氮的总平衡。如果注射了氨基酸,体内突然增多了大量的氨基酸,就会打破“氮平衡”,多余的含氮物质必须经过肾脏代谢,随尿液排出体外。有学生说注射后保持了一个月的精力,那是心理暗示作用。因为摄入体内的过多的氨基酸,是不会在体内停留多久的,它会很快被排出体外的。

  如此看来,通过注射进入体内的大量的氨基酸,其命运大都是白白地被浪费掉了。

  4 导致钙与B族维生素的丢失

  如果代谢产生的尿素量超出了肾脏能排出的量,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肾脏的负担,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补充过多的氨基酸,会引起机体代谢的异常,还可能引发诸多新的营养问题。 如,大量补充氨基酸,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补充较多时,会导致体内钙的流失;此外,氨基酸的代谢需要很多维生素B6等B族维生素的参与,如果健康的人通过注射,一次性地进入体内大量的氨基酸,但未同时补充维生素B6,也容易导致维生素B6的缺乏。而维生素B6作为辅酶参与多种氨基酸的转氨基、脱羧基作用。

  5 氨基酸广泛地存在于食品中

  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中,主要来源于各种食物中的蛋白质。

  人体蛋白质的来源有两大类:一类是动物蛋白质,如各种奶制品、蛋类、禽畜肉、鱼、虾等;另一类是植物蛋白质,如豆制品(豆腐、豆浆等)、粮谷类食品等。

  豆类和粮谷类食品虽然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但两者均有缺陷,若能将两者合理搭配食用,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动物性食品来源的氨基酸质量较好,原因是其“氨基酸模式”近似“人类氨基酸模式”,能被机体很好地利用,故每日膳食中必须保证有适量的动物性食品。

  如刻意要适当多补充一些氨基酸,不妨多喝一杯奶、多吃一块鱼或一只蛋。当然,蛋白质氨基酸要被人体利用,还需要有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的相助。否则,只能当做能源物质被利用,根本起不到应起的益智的作用。

  6 考生需要持续性地补充氨基酸

  考生为何需要不断地补充氨基酸?

  一则,因为紧张复习,为了调节大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状态,氨基酸会被过度消耗,需要经常性地进行补充,才能通过机体的修复作用,使丢失的蛋白质得以及时地恢复,以保证神经递质不断地生成。

  再则,考生因为心理压力大,学习时间长,机体处于较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量较大,加之睡眠不佳,食欲不振,所需营养物质往往跟不上需要,机体只好动用脂肪,甚至是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为什么很多考生一场大考下来会瘦下10多斤,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为了防止蛋白质作为能量物质被消耗,需要同时补充碳水化合物。

  7 其它营养素也有益智作用

  在学习记忆的完成过程中,其他营养素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1)脂类

  脂类可以构成大脑细胞的细胞膜,维持细胞的完整性,保证细胞结构的正常,维持神经传导,从而能保证大脑正常的工作。

  2)碳水化合物

  大脑组织能够利用的能源物质仅为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是大脑工作所需能源物质的根本保障。

  3)矿物质

  矿物质对学习记忆过程也有重要影响,如钙与大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信息传递有很大的关系;锌与大脑中蛋白质合成有关,影响着记忆过程;机体缺乏铁,可让人反应能力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

  4)维生素

  维生素是学习记忆过程的重要帮手,维生素C可增加大脑的敏锐性,能维持神经管结构的正常、血液流动正常;维生素B6缺乏时,大脑的兴奋性增高。

  8 色氨酸助您吃出好睡眠

  有的考生说,如果中午吃素,午觉就睡不着;若吃了鸡鸭鱼肉等,躺下就睡着了。这是为什么?原因是瘦肉和鱼肉中富含色氨酸。

  色氨酸在人体内代谢能生成5-羟色胺,它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而5-羟色胺在人体内进一步可转化生成褪黑素,褪黑素被证实有确切的镇静和诱发睡眠作用。

  因此,如果学习紧张,晚上难以入睡的考生,可在晚餐后适当摄取一些含色氨酸的食物。如,在临睡前1小时,适当吃一些小米粥、牛奶、面条或蔬菜中加少许鸡肉或鱼肉,为机体提供一些色氨酸,帮助安眠,以充沛精力迎接第二天的挑战。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20515/63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