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2012年6月1日,为了让孩子们尤其一些特殊儿童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第二届“聆听现在 共绘未来”2012百名儿童涂画大赛,在府学小学朝阳分校举行了颁奖典礼。活动现场,不仅10名获奖者收获了礼物和掌声,参与活动的所有孩子们也都度过了欢乐美好的一天。
据悉,自2012年4月23日起至5月21日,累计有154位听障儿童通过活动专门搭建的网上平台上传作品,在经过油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书画保护发展部王草副主任,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和勇,听力协会副会长刘莎女士,卫生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教育行动传媒组组长、《晚报》健康专刊主编关春芳女士,府学小学朝阳分校美术老师徐茵的严格评选,和众多热心网友的积极参与,最终张子扬、王雨晴和崔正杰获得最富才情奖;张瀛之、魏俫和黄泽辉获得最佳创意奖;朱欣然、王笑晨和马彬仙获得最高人气奖,吴绍平获得了总经理特别奖。
调查表明,我国14岁以下的听障儿童有200多万,其中学龄前儿童约80万,同时每年将新增3万多名听障儿童。听力障碍将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失去听力,意味着失去了一扇与社会沟通的窗户,听力损失必将阻碍儿童学习言语和语言,影响儿童正常的身心发展。由于认识不足,很多听障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出席颁奖典礼的听力协会副会长刘莎女士认为,听力损失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有听力障碍,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并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才能够快速重返有声世界。她表示,诊断为轻度听力损失,可使用助听器进行干预治疗;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则需要选择人工耳蜗等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而1-3岁是听障儿童治疗的黄金期,也是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时间,这一时期正值言语发育期,在大脑最适合且开始掌握语言的时候即开始接收听觉信息,他们的听觉发育将与听力健全的儿童相当,口头表达能力也将自然形成。
人工耳蜗被认为是目前最成功的人造器官,植入内耳的电极,绕过内耳的受损部分,用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可以帮助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恢复或提供听力。研究显示,人工耳蜗植入六个月后,可理解正常语句的80%,一年后,可理解正常语句的90%。
颁奖典礼上,来自医院的魏朝刚听力医生还就人工耳蜗双侧植入后实现双耳聆听的好处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双侧植入使植入者不仅可以听,还能听得更立体、更准确,还可以欣赏音乐,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澳科利耳公司总经理梅森先生表示,“聆听现在 共绘未来”活动将会每年举办。在中国,自1995年5月,第一位大陆听障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恢复听觉以来,澳科利耳公司为10000多位中国植入者提供了人工耳蜗产品和专业服务。此外,澳科利耳公司还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混合性听力损失及单侧耳聋的听障人士提供了骨传导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Baha。Baha通过骨传导将声音直接传递至内耳,绕开受损的外耳和中耳。并且还可以通过植入前软带试戴来更准确了解植入后的效果。
颁奖典礼后,澳科利耳公司还组织了听障儿童和家长与府学小学朝阳分校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互动游戏,让他们享受携手合作的快乐,不论彼此的世界如何不一样,此刻不再会有无声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