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年夺百万性命康复治疗常被忽视

2012/7/3 来源:信息时报a-A+

  指导专家: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慢阻肺康复中心负责人、呼吸内科主任 谭杰

  作为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慢阻肺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受慢阻肺困扰的患者多达2.1亿,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此病。广药附一的慢阻肺(COPD)康复中心负责人谭杰介绍,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后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性治疗,对减缓肺功能下降、减少发病次数有很大的帮助。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导致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

  患病率逐年增高

  患者忽视康复性治疗

  慢阻肺是一组以气道和肺部炎症为主要发病机制,引起气道和肺部结构改变,最终导致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三大主要症状,部分患者有喘息。”谭杰介绍,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严重者将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谭杰称,不少患者并不知道在急性发作期后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性治疗,对减慢肺功能下降、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等有着极大的帮助。患者对于康复治疗的不重视,导致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不断提高。

  双水平呼吸机结合药物

  治疗效果显著

  如何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慢阻肺治疗?谭杰表示,临床上将慢阻肺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一般建议中度患者开始药物介入治疗,重度以上患者必须坚持药物和氧气吸入疗法,以改善因炎症和气道受阻等引起的机体缺氧状态。

  慢阻肺患者由于存在呼吸肌肉的疲劳,胸廓的弹性减弱及气道狭窄等多种原因,往往在肺功能检测中显示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包括限制性和阻塞性),使患者的呼吸活动耗氧耗能明显增加。

  谭杰介绍,药物的治疗在改善气道功能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改善呼吸肌肉的疲劳并不显著。双水平无创呼吸机的合理使用,能有效地通过正压通气的原理减少患者呼吸作功,使其消耗减少。有相关报道称,双水平无创呼吸机结合药物的联合治疗是目前治疗慢阻肺患者的重要方法,坚持该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社区管理不完善

  稳定期治疗不理想

  虽然对于慢阻肺的患者来说,肺功能下降是一种与年龄相关,不可逆的现象,但是只要进行规范、持续的康复性治疗,便可以阻抑病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作为全国第一家慢阻肺康复治疗中心,谭杰希望集无创呼吸机治疗、氧疗、雾化吸入治疗等多种手段为一体,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慢阻肺的临床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稳定期治疗。急性期治疗在医院完成,稳定期治疗一般指病人出院后进行的平时维护。”谭杰称,在国外,一般由社区提供平台去管理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通过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提供场所对重型以上患者进行双水平氧疗。

  专家表示,国内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达到国外的社区管理水平,医院又没有精力做这份工作,所以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治疗工作做得不是很理想。“现实是,我国居民中慢阻肺患者不断增加,相应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节节攀升。”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20703/71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