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抑郁症比感冒更容易你是否抑郁高危人群

2012/7/10 来源:39健康新闻a-A+

  医网快讯摘要:抑郁是特别正常的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遭遇比较大的压力,都可能会引发抑郁情绪,这些不是抑郁症。诊断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持续疲劳。如果情绪不佳等症状持续超过2周,并长期伴随失眠早醒、焦虑、不愿与人交际、自卑、思维迟缓、自责等症状,就应寻求专业帮助。

  亚健康患者虽然也表现为情绪低落、休息不好、全身无力等现象,但是患者的心态比较积极,会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自己的心态;真正抑郁症的患者情绪低落,抵抗治疗,总有自己是社会负担的想法,不想治疗,心里总想“离开这个世界”。

  原因在医学领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目前主要可分为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抑郁症不是纯遗传病但有遗传倾向,抑郁患者超过半数以上有阳性家族史,亲友有这种病的人更加危险更加容易得病,这方面的例子有著名作家海明威、川端康成、张国荣等。

  其他人群,包括童年有不良生活经历的,还有生活压力特别大,生活环境特别恶劣,老年人,还有很多慢性躯体疾病的病人,天天宅在家里的人更容易得病。复旦大学对、、、杭州和5个城市的工作人群调查表明,年轻工作人群因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等原因患抑郁症比例逐年上升。

  2010年《中国部分城市抑郁症状调查报告》显示,患者减轻抑郁症的主要方式,包括运动、饮食转移注意力、向亲友和心理医生求助、自我调节和希望减轻工作压力以调整身心。实际上,如果情况严重,到精神科求医并不可耻,港剧中的警察、医生等专业人士亦常有接受“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评估的剧情。

  每个人时时都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到难堪的状况,如果不懂调节情绪,容易让自己变得情绪低落,情绪甚至会因抑郁被逼向极端。实际上,此时不妨“自嘲”一番,但并非看轻自己,而是以此方式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避免受自己犯错或他人评价而在自我定位上乱了分寸。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20710/73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