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诊室的秘密:绿茶发炎

2012/8/7 来源:南方日报a-A+

  医网快讯摘要:“一般情况下,绿茶中是不可能检测出炎症的,央视所述事件应该只是偶然情况。”对此,林向华解释称,有经验的检验医生应该不会把绿茶标本发出炎症报告,因为尿液分析包括干化学和显微镜检查,绿茶标本只可能影响干化学的检测,引起假阳性,但在显微镜下会“原形毕露”,一般绿茶标本在镜下是不可能看到白细胞、霉菌和杂菌的,除非该绿茶标本有污染。

  炎症?

  杂菌?

  霉菌?

  本是用来解渴的绿茶,但在日前完成了一次不算光彩的角色转换——在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男科门诊的秘密”节目中,替代尿液被暗访记者送到了石家庄博大医院的检测中心。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医生称在“尿液”中检测出了炎症、霉菌和杂菌,并据此诊断出重度肾虚、前列腺炎、附睾炎等疾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事件爆出后,社会上掀起了一轮针对无良医院的声讨,上述作出检测的石家庄博大医院被要求停业整顿。不过,也有人指出,记者用绿茶代替尿液送检是挖了个坑让医生跳,因为设备根本无法检测出尿液和绿茶的区别。这一观点随即遭到反驳:即使是设备无法识别两者区别,那在绿茶中检测出了炎症,又是怎么回事?一起看似简单的暗访事件,因涉及到暗访方式的科学性问题而变得扑朔迷离。

  疑问一:

  尿检仪器分辨不出尿液和绿茶?

  “绿茶代尿”事件曝光后,人们首先将目光聚焦在检测设备上,有网友质疑称:“医院的检测设备也真够落后的,连检测的是尿还是绿茶都分辨不出来。”这引来一众网友的跟帖吐槽。

  不过,也有自称是分析化学专业的网友表示,一般机器根本不能区分尿液和绿茶,只能对特定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然后检测人员再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样品和正常尿液相比有无异常。“机器默认送的样品是尿液,如果用绿茶当尿液,结果正常,那反倒不正常了。与此同理,将美元放进中国的验钞机中,也很有可能被判定为假钞。”

  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林向华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医院的检测设备确实不能分辨出检测的是否是尿液。“我觉得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医疗机构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医院检测尿液所用的尿液分析仪是针对人体的尿液设定的,用于测定尿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它只适用于人体的尿液检测,不具备鉴定样本是否确实为尿液的程序。”林向华强调,不仅是仪器设备不能分辨,即使是人的肉眼一般也很难辨别,否则怎么会一再出现“以茶水假冒尿液”送检的新闻呢?

  中华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委员王录新则表示,即使放进仪器的不是尿液,比如是茶水,只要其中含有和与尿液相同或类似物质,仪器同样会自动辨别生成结果。

  在回应茶水代尿送检出炎症这一事件时,卫生部相关负责人称,医疗机构的检验仪器,是针对有特别指向的检验品。比如尿检仪器,它没有鉴定样本是否为尿液的程序,让医院的尿检程序去检验茶水,无异于人为打乱了有具体运行环境设定的电脑程序。

  疑问二:

  绿茶中怎会被检测出炎症?

  据了解,2007年也曾有记者乔装成患者,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送到杭州10家医院检测,结果有6家医院检测出茶水有炎症,从而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茶水发炎”事件。

  随着此番“绿茶代尿”事件的持续发酵,又有人将上述事例翻了出来,并提出质疑:即便医院的检测设备不能分辨出尿液和茶水,那为何在茶水里会检测出炎症?

  “一般情况下,绿茶中是不可能检测出炎症的,央视所述事件应该只是偶然情况。”对此,林向华解释称,有经验的检验医生应该不会把绿茶标本发出炎症报告,因为尿液分析包括干化学和显微镜检查,绿茶标本只可能影响干化学的检测,引起假阳性,但在显微镜下会“原形毕露”,一般绿茶标本在镜下是不可能看到白细胞、霉菌和杂菌的,除非该绿茶标本有污染。据记者了解,央视暗访记者送检的绿茶,在送检之前已被开瓶喝过,不排除有被污染的可能性。

  据介绍,仪器实验或手工实验都是通过化学或生化指标来间接判断是否有炎症。医学专业网站“丁香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红细胞”检验分析为例,尿试纸的设计主要是考虑人体尿液的成分,并尽量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准确测定所需要的项目。

  该网站所做试验显示,相比尿液,茶水中含有大量未知干扰物,包括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脂质等,只要是有氧化性,就能使试纸指示剂变色,产生假阳性反应。此外,茶水中的尘埃、碎屑、悬浮微粒、茶碱结晶体等正常人体尿液中根本不会含有的成分,也会干扰检验人员的判断。

  “以前有些人去医院骗‘请假条’,主要手段就是在尿里加蛋清或茶叶,以达到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结果。”有网友称,这些早已不是新鲜的招数。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20807/76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