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报两例甲流致死病例 儿童防甲流需注意八项

2013/1/7 来源:四川卫视a-A+

  医网快讯摘要:2009年曾全球大流行的“甲流H1N1”,今冬再度成为京城最活跃的流感病毒种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天表示,北京近期已连续报告两例甲流死亡病例,全市流感患病情况已达到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国春季流感提前爆发,目前疫情加剧,已导致2257人感染,另有18名儿童因此死亡。那么儿童该怎样防止感染甲流呢?…

  2009年曾全球大流行的“甲流H1N1”,今冬再度成为京城最活跃的流感病毒种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天表示,北京近期已连续报告两例甲流死亡病例,全市流感患病情况已达到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不过,疾控专家称,市民对“甲流再袭”无须恐慌。目前,甲流已成为季节性流感的一种,且可防可控。

  今冬或出现流感集中疫情

  受极寒天气影响,北京近期流感发病率较高。市疾控中心昨天表示,上周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人数1040090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2.75%,流感样病例人数为28567人,已达到自2008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

  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介绍,自去年12月起,流感发病水平开始上升,目前已进入高峰时期,未来一段时期内,流感将维持较高活动水平。“预计将会持续到春节。”他判断,到春运高峰期,人群路途中抵抗力下降、卫生设施又不太好,更容易患上流感。

  他表示,今冬流感的高发,同持续寒冷天气相关,很多市民增减衣物不够合理。此外,目前也正处于流感流行季。

  邓瑛说,在此期间,不排除在学校托幼机构、集体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出现流感所导致的集中发热疫情的可能性,同时也会出现由于流感所导致的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

  已有两人因“甲流”死亡

  记者昨天了解到,2009年流行的“甲流H1N1”,今冬又出现在北京。

  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发现,现阶段北京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且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动度较前期已明显增强,逐渐转变为主导毒株。

  “这种病毒和2009年的甲流H1N1相近,没有出现明显变异。”邓瑛介绍。

  市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北京已报告两起因“甲流H1N1”死亡病例。两人均为女性,一位是22岁来京务工人员,另一位是65岁癌症患者。

  疾控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学校、用人单位若出现流感患者,应及早隔离,避免带病上班等情况。

  “甲流”档案

  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当年5月,中国内地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2009年7月,北京首现本地聚集性甲流疫情。截至2010年1月17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10966例,死亡76人。

  追访

  甲流死者均患基础病

  记者昨天获悉,北京两起因甲流死亡的患者均是因为自身患有基础病,且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

  其中,一位患者去年5月刚来到北京务工,12月25日发病,出现咳嗽症状;26日出现高热、喘憋、紫绀等;后到朝阳医院就诊后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离世。据医院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甲流H1N1病毒感染。

  另一患者是一名骨髓癌晚期的老年妇女,感染流感后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1月4日抢救无效去世。

  释疑

  接种流感疫苗能预防甲流

  疾控专家表示,针对“甲流再袭”,市民不必心存恐慌。而且,目前北京对于甲流的防控也并没有启动应急机制,仍作为季节性流感来对待。

  据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王全意介绍,2009年的甲流之所以“可怕”,一是由于在全球大规模流行,二是由于它作为一种新毒株,人群完全无免疫力。

  他解释,自从2009年以后,甲流已和其他类型的流感类似,作为一种季节性流感存在。且自第二个流行年起,人群已有了基础免疫力。

  “目前,在甲流的防治方面,已经达到了可防可控。”邓瑛介绍,北京提供的流感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防控甲流,接种两周之后即能产生抗体。市民可自费接种。

  他表示,北京已为164万人接种流感疫苗,主要是中小学生以及60岁以上老人。根据不同人群接种情况和发病情况分析,流感患病人群中,学生显著低于小孩子和中青年人,这也能够证明流感疫苗具有防护作用。

  王全意表示,近两年间,北京也有患者因患甲流死亡,但主要是由于个别患者体质较差,或是患有基础疾病。

  >>>>>延伸阅读:儿童防甲流注意8事项

  日常生活中,儿童预防甲型H1N1流感具体应注意哪些方面?11月7日,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医疗中心杨杰主任在归纳12字诀的同时,也为读者总结了应该注意的8个问题。

  1.尽量少与病源或病源相关的事物接触

  这段时间父母最好不要带孩子到人过多的地方玩,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如果确实需要带宝宝出入人多的场所,最好给宝宝戴上口罩。家长尽量不要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等,也不要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不与病人共餐。

  2.多参加户外运动,讲究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3.勤洗手

  预防甲型HlNl流感的第一要务是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要经常使用消毒液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此外,与手、口经常接触的用品也是清洁消毒的重点对象,比如对电话机、水杯、餐具、玩具等都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4.保证睡眠,多吃水果蔬菜

  应保证睡眠每天在10小时左右,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 的水果、蔬菜和适度的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可有效增强对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抵抗力。同时多喝开水,也是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抵御病毒入侵的好办法。

  5.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

  近期昼夜温差大,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加减衣物,但也注意不要加衣过多,汗捂在衣服里面,到户外冷风一吹,反而容易感冒。

  6.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

  不要与其他人共享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牙膏等个人专用物品。注意餐(饮)具、食物、空气消毒。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0.1% 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7.不要带病坚持上课

  据统计聚集性疫情96.4% 发生在学校,所以学校的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但从目前的监测结果来看,学校暴发的疫情绝大多数都是轻症,不用特意治疗就会自我康复。需要提醒广大师生,不要带病坚持上课,包括老师。

  8.已患甲流的儿童,应避免感染他人

  在首次出现发烧后5-7天内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未使用退烧药物)后24小时内留在家中,暂停上学或工作,仅在去医疗服务机构就诊时出门。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30107/86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