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据悉,从今年起,广东为继续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凡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当地总床位数75%的地区,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不再新建公立医院。力争五年后全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5%~30%。
同时,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站也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届时,基层成为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的首选,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目前,全省新农合人均医疗保障经费达到270元以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最高封顶线达15万元以上,并与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合并运行。
而五年后,将参照居民收入翻一番的要求,力争广东全省筹资标准率先翻一番,“也就是说,筹资水平达到人均医疗保障经费为600元左右,届时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将提高到90%左右”。姚志彬表示,为此,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通过协商谈判,确定具体的支付方式、额度、条件和分担比例,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
五年后粤人均期望寿命达76.8岁
截至去年,广东人均期望寿命为76.1岁,广东全省孕产妇死亡率12.36/10万(全国为24.5/10万),婴儿死亡率千分之3.63(全国为千分之10.3)。五年后,将基本实现全体居民“病有所医”,广东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8岁。
去年,全省16个县(市)率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深圳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目前珠三角九市实现了三级医院要实现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形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子,更大范围开展。至2015年年底前,90%的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的机制。今年内,全省所有三级医院要实现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而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则会在“大卫生”框架内整合部门职能,成立医院管理局,深圳模式是方向。
推荐阅读: